勇敢的心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銅彈體不是問題,就採用陶瓷範批次鑄造,鑄造是為了爆炸更多碎片,彈體鑄造為網格狀。

木質手柄也不是問題,火藥引線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引爆手榴彈,點火是個簡單的辦法,然而戰爭上局勢瞬息萬變,必須用後世手拉引線引爆的辦法,然而雷汞是沒有的,目前的條件也是無法制備的,就用燧石。

燧石只是一種石英石,江邊很容易找到。燧石被擊打時,就產生火花,火鐮、燧發槍都是採用燧石擊打產生火花的辦法,比如燧發槍,一次擊打就必須引燃火藥,可見燧石產生火花的效果是多明顯。

燧發槍是一個擊打點,譚啟明設計手榴彈採取多個擊點,在彈柄裡面固定一條燧石,與燧石緊密並行一鋸齒青銅條,青銅條連線一根麻繩,引爆時,猛拉麻繩,拽動鋸齒青銅條切割燧石引發火花,火花點燃火藥引線,然後引線引燃彈體內火藥爆炸。

反覆試驗,由於是多個基點出發,爆炸率高達95%以上,考慮古人長期勞動手臂強健,手榴彈採用1600克重量,內裝2斤高爆硫化黑火藥,高於後世現代手榴彈重量,索倫人戰士更是長期使用魚叉,投擲更是輕鬆,連那些女戰士也能投擲40多米,而一些高大猛男甚至可以投擲近100米,這可是弓箭發揮作用的距離。

280名工業組戰士經過投擲訓練,選拔出20人能夠投擲80米以上,擊中目標80%的戰士,專門成立一組,擲彈組,擲彈組的成員個個身大臂長,連續投彈猶如迫擊炮彈呼嘯,在這冷兵器時代,戰場上是絕對的主攻力量,為發揮擲彈兵的作用,擲彈兵不著盔甲,每一擲彈兵配備一個護衛,持大盾保護,同時配備一個輜重兵負責揹負盔甲及手榴彈

50副板甲,50顆手榴彈,200只青銅長矛、500只青銅短毛

整軍備戰已畢,是時候一試身手啦,280人坐雙體船沿著松花江行至木蘭達河口,用馴鹿拉縴逆流而上,一隻到蒙古山南。

蒙古山是松花江北岸一處山樑的主峰,海拔高度668米,其中從山腳到主峰相對高度200多米,主峰駱駝砬子,型似駱駝雙峰得名,山地只有北坡有一條只能行一人的小路,小路曲折漫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除此小路,四面都是懸崖絕壁,絕壁最矮處依舊高達80米,而蒙古兒王城依山而建,在懸崖邊緣築牆兩米,王城始建於北宋,歷時宋、遼、金、明而不倒,阿什河完顏家族最強大的時候 ,都沒有拿下蒙古兒王城,就是依託巍峨的駱駝峰,讓蒙古兒部落在每次戰爭失利後,依舊能夠堅守最後的王城,幾百年來,蒙古兒王城從來沒有陷落。

譚啟明從小就是仰望著蒙古山的,從故鄉的村子,遠處的蒙古山如同一個碉堡矗立在遠方,最為明顯的自然特徵就是,每當蒙古山雲霧繚繞的時候,就一定會有瓢潑大雨,於是鄉里有民謠蒙古山帶帽,大雨來到。

從小遙望著蒙古山,即到少年就開始遊歷蒙古山,蒙古山南,有一個小山峰,是地質年代從駱駝峰分裂出的一塊突兀的巨巖,當地人叫片砬子,其實就是一片從駱駝峰分離出來的岩石,片砬子距離駱駝峰80多米,譚啟明的計劃就是從片砬子投擲連錨的繩索,然後讓繩索墮入山谷,然後沿繩索從山谷攀巖而上。為了保險一共投擲了三根連錨繩索,然後利用繚繞的雲霧,令10個擲彈兵、20個長矛兵拉著繩索攀巖而上,於下的250人在北坡小路端埋伏,要堵截從山上逃出,以及山外回援的敵人。

攀巖在下午開始,而總攻約定在黑天以後。

黑夜、山濤陣陣,部落第一次戰爭在山頂的發出巨大的爆炸聲中開始,爆炸聲、哭喊聲、殺聲讓森林裡的黑夜變得更加恐怖。

初次上陣的部落戰士無不臉色蒼白,更有一些身體顫抖,蒙古兒王城中,突然地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