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入東堂 (第2/2頁)
茶漸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事。若想達成改變歷史軌跡的心中所願,他還需好生蟄伏等候時機,以一鳴驚人之勢令天子曹叡側目方有機會成行。
二人且談且行。
少時,便至天子署政的東堂外。
只見此處樓闕前頗為空曠,尋常可見的花草樹木皆被清理殆盡,隸屬武衛將軍的禁衛披堅執銳,以什伍為簇錯落分佈,將樓闕方圓百步內都當成了禁區。拾階而上的東堂殿門,不時有侍宦、尚書檯的僚佐以及前來覲見或被召來議事的朝臣穿梭,但人人神色肅穆、目不斜視,皆刻意放輕腳步、不做交談。若不是不遠處天子車駕的駿馬偶爾打個響鼻,平添了一縷生氣,此處比起深山水潭的死寂陰森都不多讓了。
行走在前的王肅,同樣不復言語,止步整理了衣冠、捋平腰側佩戴的水蒼玉綴纓,方拾階而上。
第一次前來東堂的夏侯惠,自然是有樣學樣。
上階,去履,小趨入內。
蓋因是天子近臣的干係,二人無需等在殿門口候著的小黃門通傳,徑直步入大堂悄然無聲的行了大禮,便自顧起身往散騎的席位入坐。
端坐在銅臺之上的天子曹叡早就看見他們進來了,但不做理會。
此時的他,正與兩位老者交談著什麼。
從服飾上推斷他們應該中書監劉放與中書令孫資。
夏侯惠的席位在最末,和天子端坐的銅臺之間還隔了侍中、散騎常侍與給事中,故而聽得不太清楚。
不過,待屏息專注傾聽,倒也能從隻言片語中大致猜測出在說些什麼。
如現今天子曹叡正在詢策於孫資關乎冀州今歲的春耕情況、各郡邸閣尚有多少結餘,以及徵發多少民夫徭役轉運糧秣入雍涼囤積以備便戰事之時,尚能使民不苦之。
孫資對答如流。
不僅能詳細計算出冀州在今歲青黃不接時期所預留的糧秣,且還對冀州每一個郡的儲量如數家珍。
由此可以看出,他從魏武時期就在秘書省任職,直至現今猶執掌機密的確有過人之處。
至於中書監劉放.....
他已經執筆點墨,提前思慮當如何起草詔書,就等天子曹叡作出決策後的口諭了。
而夏侯惠在專注傾聽了片刻,心中當即瞭然,為何散騎之職令所有人趨之若鶩了。
蓋因任職了散騎,相當於得到了觀政的機會,能在伴駕的過程中瞭解到舉國州郡的情況,並可以學習朝廷重臣是如何處理政務的。
最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能揣摩出天子對諸事的態度!
日後不管是外放州郡還是充任入廟堂,在言行與署事時皆不會觸犯天子的心意。
不過,此時,夏侯惠更關注的是,廟堂已然綢繆著在雍涼囤積糧秣了!
雖然自從蜀相諸葛亮開始興兵犯雍涼,魏國便陸續往雍涼增兵,但也在關中增加了不少軍屯田,每歲出產還是足以供應當地戎卒所食的。
故而,如今天子曹叡打算從冀州轉運糧秣,只有一種可能——雍涼很快就要迎來很大規模的戰事了!
然而,曹真將兵子午谷的時間不是在明年嗎?
怎麼現今就在綢繆了?
且如此大規模的戰事,理應在廟堂之上令各重臣共議才對,為何現今一點風聲都沒有呢?
該不會是我記錯時間了吧~
夏侯惠心中大訝,亦不由垂頭眯眼努力回憶起來。
恰好此時天子曹叡剛給劉放口述詔書罷,習慣性的瞥了一眼殿內在座的諸散騎。
一瞥,神貌愕然。
復定眼望去,心頭惱意頓生!
因為夏侯惠此時的神態像極了在假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