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陸平拿了銀票,匆匆的往回趕,而胖掌櫃拿了扳指,也是沒有半點耽擱,坐著馬車,就往楊府趕去。
而此時的沈從文卻是心中不寧,他正在勸說孟浚,其低聲言道:“陛下,微服私訪一事,雖可洞察民間疾苦,然其間兇險實難預估,陛下身系天下之重,一舉一動關乎國之安危。
市井之間,魚龍混雜,陛下遠離宮禁森嚴之護,安保難全,萬一有不軌之徒心懷叵測,覷得陛下行蹤,圖謀不軌,危及陛下龍體,則天下震動,社稷不穩。
故臣以為,陛下欲知民間諸事,可遣忠直之臣,詳察暗訪,而後據實奏報,如此行事,才是萬全之策。”
孟浚聞言,點了點頭,微服私訪好像是一件威風而又好玩的事,像是民間話本那般說的,皇帝裝扮成平民百姓,入鄉中,懲惡揚善,最好再尋納一個紅顏知己。
但孟浚知道,這種事很不安全,一旦有所閃失,太子年幼,悍將仍存,四方邊境還未太平,稍有不慎,天下恐將再起波瀾。
而這時,沈從文繼續勸說道:“陛下,您欲購買字畫,而見那楊忠良一面,臣以為大為不妥,此人在松江權勢滔天,若是陛下與其會面,萬一此人喪心病狂,做出了什麼危害陛下安危一事,則悔之晚矣!”
方才在客棧大堂時,沈從文正在購置物品,他從隔壁桌聽到了一些傳言,說是這楊老爺當初要建造宅邸時,那塊地方有兩戶人家不願意搬,結果沒幾天,夜裡莫名其妙的失火,等官府的人過去,兩戶人家無一生還。
這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既無證據,且死的人家也已成絕戶,更加無人告官,只是沈從文聽到這則訊息,手腳都嚇的有些冰涼。
倒不是沈從文怕了這楊老三,而是天子準備和其見面,這讓沈從文擔憂萬一出了事,別說是他自己了,便是沈家,其叔父沈廷楊,乃至宮裡面,都將被自己所拖累。
因此沈從文決定,絕對不能讓天子深入險地,而孟浚聽完沈從文的話,也有些覺得自己是有些託大了。
而就在此時,陸平匆匆的趕了回來,一見面,就把銀票拿了出來,隨後問道:“陛下,小的是不是先去把那字畫拿回來。”
孟浚搖搖頭,道:“不用了,那破字還沒我寫的好,一兩銀子我都嫌貴,不用拿了。”
陸平一愣,沒想到這麼會功夫,皇帝就變卦了。
孟浚又對陸平說道:“我寫個調令,你速趕去金陵調兵,這楊家能在松江府如此胡作非為,估計地方官吏和這楊忠良一定有勾結,所以還是去金陵調兵妥當一些。”
陸平點了點頭,正要離去,孟浚又喊住了陸平,低聲吩咐道:“讓青鸞衛的人嚴密護衛,隨時聽我的調令。”
陸平道:“陛下放心,那梁三斤一直盯著,就在這客棧裡都有不下十來人,那都是好手。”
孟浚聞言放心了些,隨後對著沈從文說道:“既然出來了,咱們也四處逛逛,看看朝廷開海後,松江府發展成什麼樣子。”
沈從文想了想,本想勸誡,但想到皇帝都已經調兵了,同時吩咐青鸞衛嚴密保護,也不去見那楊忠良,只是在松江府城逛逛,也應當是無礙的,因此點了點頭,陪著孟浚在松江府城中,隨意逛逛。
松江作為江南開海後一個重要的口岸,其發展速度確實很快,街道寬闊,兩邊商鋪林立,大量的百姓在松江府城中,做著各行各業,看起來十分的繁榮。
看著百姓各安其業,一副欣欣向榮的模樣,孟浚十分高興,而就在此時,孟浚旁邊一個店鋪,忽然走了出來一個夷人。
這個夷人還對著孟浚和沈從文行了箇中式的禮,嘴裡還字正腔圓的說著漢話。
“兩位老爺好,本店有從萬里之遙的西洋運輸而來的好東西,兩位要不要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