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是同意,這件事我自然能夠解決。&rdo;季惟蘇微笑著說道。
葉如風嘆了一口氣,點點頭:&ldo;好,保持聯絡。&rdo;保持聯絡說些什麼呢?
季惟蘇好像看透了葉如風的想法,體貼的回答道:&ldo;到時候我們互相聯絡,如風講一講自己這一路的見識也不錯。我這身子註定不能跋涉四方,保持通訊就像我也跟如風一起,在大江山河遊歷了一樣。&rdo;
葉如風愣了愣,想起對方的身體,確實也不適合四處奔波,好像隱隱能夠體會對方的期待,於是他欣然應允。
在離開的日子,季惟蘇果然如他所說的那樣,與葉如風保持著聯絡。他養了一隻海東青,跋涉來往,卻只為送信。葉如風第一次看見這隻海東青停在窗臺的時候,還不知緣由,後來看見的時候,就知道是季惟蘇送信來了。
季惟蘇的信送得很勤,也許是因為海東青實在是飛得很高很快。後來兩人離得遠了些,海東青的信送得就緩了些。葉如風也總算鬆了一口氣,也許信送得少了些,他感覺到季惟蘇對他的熱情總算消減了幾分。雖然來往的信件裡,依舊可見他的熱忱。
葉如風再一次收到信時,陷入了沉思。
之前的信件往來,季惟蘇也曾給葉如風透露過一點,大約是說葉如風幫助的人太多了,有人把他的事跡都尋了出來,現在他可是江湖鼎鼎有名的大善人。不少人誇葉如風不慕名利,正是君子的風範。季惟蘇的信裡欣悅得好像被誇贊的是自己一樣。季惟蘇一貫在信裡面表現得都對葉如風推崇備至的,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也許正因為葉如風的救命之恩,季惟蘇頗有一點恨不得為之肝腦塗地的模樣。有一種葉如風說什麼都是對的,葉如風說什麼都是好的的狂熱感。也是這一點,屢屢讓葉如風接到信時,無言以對,回也不好,不回也不好,就只能同他說說這一路的風景。
只是這一次的信裡透露的資訊……以往的事跡挖出來?葉如風問心無愧,當然不是怕別人挖他以往的事跡,只是讓他皺眉的是,他總覺得這其中並不是那麼簡單,帶著一點刻意的感覺。
然而他自己本身又是與人為善的性子,也想不到自己得罪了什麼人,也又有些猶疑,許是偶然,自己多想了也拿不準。
恰巧又遇上了一點小麻煩,葉如風就把這件事放下了。
葉如風這個麻煩,還得從頭說起。這件事的起源,說起來也不算複雜。
葉如風初到此地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了,這裡有一個大人物,還是京城來的大人物,來頭大,排場也大。大人物跟葉如風是沒什麼關係的,他也不關心。只是說的人多了,他也就知道了。
這個大人物具體什麼身份普通百姓當然不知道,總之在這個已經有幾分偏遠的地方,京城來的就是貴人沒錯了。這個貴人來這裡當然不是沒事,他在尋找一味藥材。這味藥材已經找到了,但是卻沒有人能夠摘下來,它生長在一個極陡峭的高崖半空的石fèng中,碎石嶙峋,如果拉繩下去,繩子就會被碎石磨損,還沒有到藥材生長之地,繩子就會斷裂。那山又實在太高,可以說是此地最高的山了,繩子一斷,摔下去必定是要粉身碎骨的。
說起來那山,還有一個名字,叫做&ldo;鬼跳崖&rdo;。這個名字也沒有其他意思,很簡單粗暴的寓意,就是山太高了,鬼跳下這崖,也會魂飛魄散。
所以找到採摘這藥材的辦法,已經是當務之急。那貴人為此還發布了懸賞,誰要採摘下來這藥材,就可以得到豐厚的獎勵。那些獎勵實在讓人心動,好些人被財帛所動,以為自己能採下來,最終也不過落得葬身崖底的結果。
</br>
<style type="tex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