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寧為龍首,不為鳳尾 (第2/2頁)
情繫悠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渡人亦是渡己。
這樣的道理眾人自然清楚和明白。
縣衙內的學官們的臉色都看起來相當輕鬆,含笑看向趙寧。
說話間,夫子的元神已然消失無蹤,原地不見。
神出鬼沒,神龍見首不見尾,這便是夫子。
這時商榮等幾個考官也是走到趙寧的跟前,邁步過來。
一見面,自然問趙寧有什麼需要幫襯的地方,趙寧看商榮等人的示好,也相當坦誠:“多謝諸位大人關心,以後若是有時間,我們也可以多多來往。”
這是心裡話,趙寧的崛起靠的是金手指跟自身的努力,而眼前這些人若是能夠將其拉攏過來,則是能夠給他帶來不小的幫襯。
行走江湖,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朋友多,自然是好事情,總比敵人多要好!
商榮見到趙寧如此懂禮貌、知人情世故,也是不由得點了點頭,說:“之前家妹與你有幾分矛盾,可否化解一二?若是需要賠償的話,你儘管開口,我們商家有的,必定相贈與你。”
往往人際交往,便是少樹敵人。
這趙寧僅僅只是參與縣試,就引來了夫子,震動了天下。
未來他要是不能高中,金榜題名,名揚天下,那才叫怪事。
這是一頭潛龍,潛龍在淵,當可提前結交,化解彼此之間的恩怨。
商榮的話語,也讓眾人臉色微變,似乎也聽聞過關於趙寧扇商氏耳光的事情。
兒子打嫡母,這可是不孝的事情。
只是事出有因,著實是那惡毒嫡母太過分,人人同情趙寧,皆認為嫡母不對。
故而,眾人也沒有為難趙寧。
這便是人心所向。
於法,兒子打嫡母,無論出於什麼情況,那都是犯罪。
但是,法律之外,還有道德準則。
就如同扶老人一樣,被老人誣陷,拿不出證據,去法院只能夠認栽,如此黑白顛倒,好人蒙受不白之冤,從而導致社會道德的退步。
無人不憐那個賠錢給老人的好人。
人心所向,便是賠了錢,在眾人眼中他仍舊還是英雄,而不是罪犯。
這就是道德和法律的區別。
眾人都是過來人,世故圓滑。
皆以儒家道德為基準,故而當他們看向趙寧時,方勸道:“於情於理,你若是真的檢舉告發自家嫡母,論律當罪,成與不成都是要被反噬,付出慘重代價。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如你們各自退一步,冰釋前嫌,息事寧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