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研究虛擬系統 (第2/5頁)
秋成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設計自己人生中第五臺機甲。
這一臺機甲,秦然依舊選擇了將冷兵器作為主要武器,但不同於之前的【利劍】和【巨闕】,這一次,秦然選擇的冷兵器為刀。
刀在秦然的設定中,屬於冷兵器中的第二等級。
關於冷兵器的設定,秦然只是根據武器使用時平衡破壞程度計算的。
劍雖然和刀的長度差不多,但是,除了劍尖,劍的寬度都是一樣的,所以在使用時,平衡重心很好掌握,重心就是劍的物理中心。
但是刀卻不一樣,刀有刀背和刀刃,厚度不同,而且刀的寬度也隨著弧度變化,這導致刀的重心,並不在其物理中心上,讓駕駛員使用的時候,相比於劍,更難把握平衡。
但同樣是刀,使用難度還是有區別的。
為了讓駕駛員駕駛時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秦然準備同時設計兩款機甲。
一種是直刀,一種是彎刀。
直刀的設計,實際上和重劍差不多,不過重劍是兩邊開口,而直刀則是一邊開口,而且也沒有劍尖。
所以秦然畫出的直刀外形,更接近於砍柴刀。
不過這當然不是一把普通的砍柴刀,它的大小至少是砍柴刀的百倍。
秦然設計中,直刀的長度為50米,除去刀把,還剩40米,比巨闕的重劍短一截,但是寬度卻達到了8米,刀背厚度3米。
直刀的材料,也選擇鈦合金。
這樣算下來,整把刀的重量,達到了1500噸,比【巨闕】的重劍都還重500噸。
為了平衡機甲的重心,秦然不得不將平衡裝置放大到了2000噸。
至於其他方面的設計,秦然幾乎照搬了【巨闕】的設計,因為同樣是冷兵器,同樣是重武器,差別不是太大。
雖然設計沒有太大改動,可是新機甲的重量卻超出了【巨闕】一千多噸。
如果機甲的個子還設計的那麼高,反而影響機甲整體的和諧,導致下盤不穩。
所以秦然新機甲的部分零件,都往下挪動,讓機甲身高,降到了90米。
因為身高降低,部分材料也跟著減少,最後,秦然畫出新機甲的效果圖時,機甲的基本資料已經浮於紙上。
身高90米,重量約11500噸。
至於機甲的名字,秦然還是決定走簡約風格,不能像米國那樣,取的名字一長串,記都不好記。
所以,秦然直接在效果圖旁邊寫下【斷刀】兩個字,因為機甲的直刀,也像是斷刀。
原本秦然打算接下來幾個月,除了把【斷刀】的設計圖繪製完,順帶也將另一臺機甲也設計出來,可是楊衛國卻找到了他。
“秦然,這一期的《機甲面對面》看了嗎?”
楊衛國一開口,就讓秦然有些摸不著頭腦,好端端的,怎麼扯到電視節目上去了。
“沒看,難道發生了什麼意外?”
“意外倒是沒有,只不過,特雷文凱奇和布魯奇凱奇在節目中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個人覺得應該引起重視。”
特雷文凱奇和布魯奇凱奇,秦然倒是知道,不過這兩人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提出的建議,怎麼引起楊衛國重視了。
於是秦然好奇問:“什麼建議?”
“他們建議,製造一款虛擬系統,能讓駕駛員進入虛擬空間,熟悉機甲駕駛和熟悉機甲作戰。”
秦然聽了,頓時覺得楊衛國口中的虛擬系統,自己好像在哪裡聽到過。
等等,那不是李雪婷當初提出來,準備用於遊戲開發的技術嗎?
這時,楊衛國又問:“你覺得這個虛擬系統,現有技術能不能實現?”
秦然皺了皺眉頭,猶豫道:“想做到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