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與上文提及的cult片的建構程序有不謀而合的地方,我甚至打算挪用劃分出“純真cult”與“故意cult”的兩端。在桑塔格的分析中,她不諱然認為“故意坎普”難以取得“純真坎普”的相同力度,乃因為坎普而坎普的舉動,通常結果都難以令人滿意。當然,我並非打算盲目地以信奉權威的方式,把她的判斷移植過來奉為圭臬,但也想趁機指出“故意cult”較“純真cult”,的確會有較大的約制及侷限在內,令到為cult而cult的創作人,所面對的挑戰及難度委實更大。
回到文首所提及的例子。桂治洪、彭浩翔及黃精甫的作品,明顯地都具備相若的表面特徵,從主題上出發,彼此的反社會性本質均昭然若揭。桂治洪則可謂逢權力必反,無論是警方又或是黑幫也不例外(可參閱拙文:《宿命背後的洩憤歷程》);彭浩翔反擊地產霸權;黃精甫則對警權及神權加以批判。由影像風格而論,大家對暴力及色情的鏡頭均毫不吝嗇,桂治洪在《憤怒青年》的魚槍貫腹又或是飛車搏擊均看得人血脈沸騰,至於女性肉體橫陳的場面差不多無片無之;彭浩翔就曾國祥及周俊偉的室內戲,也大灑鹽花及血漿;至於黃精甫的剖腹報復乃至蒼井空的被強暴場面,同樣毫不留手。此所以的確容易方便地透過既定的cult性來把他們分類歸檔。然而我想指出的,以反社會作為焦點導向的cult片,始終與純粹環繞二手文字出發的後設遊戲有所不同——就以“搞乜鬼奪命雜作”(scary movie)系列為例,它可以純粹在一個自設的密封世界裡,讓觀眾投入其中享受自我圓足的樂趣。然而在以反社會為主題的cult片中,雖然電影仍屬一密封的世界,但戲院以外的現實氛圍,其實也左右及影響了觀眾的期待視野,從而令人產生不同層次及程度上的快感。
三、時代環境的“人為”以外要素
大抵沒有人懷疑用過火及巔狂來形容桂治洪的作品,會有任何偏頗的地方,甚至以“火氣四溢”來定性也毫不誇張。然而在導演極力誇張渲染至令人幾近難以接受的影像背後(我偏愛的《香港奇案之二:兇殺之臨村兇殺案》中,韓國才飾演的啞巴被反覆欺凌的場面,差不多以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為拍攝目標;至於片末出現以死人之瞳孔視角,去環視麻木不仁的周遭反應,導演更鐘情至把源自《憤怒青年》的設計來一次自我複製),觀眾能夠在電影院內“忍受”文字的折磨,其實與影像生成的社會時代不無關係。1966年九龍騷動及1967年的本土暴動後,踏入70年代的香港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轉折期。1973年出現大股災,而1972年至1975年又是香港商業大蕭條的時期;社會上黑白難分,此所以1974年廉政公署的成立才得以被視為本土大事。桂治洪的《憤怒青年》、《蛇殺手》、《成記茶樓》及《大哥成》等一系列反社會的cult片代表作,背後其實有濃厚的社會氣息,去支撐文字虛擬世界中的巔狂演繹。此所以作為“純真cult”的片目,文字世界中的一切,其實有源自影像以外的現實氛圍去導引我們投入當中。
由此而省思,上文提出“故意cult”的難為之處,乃創作人即使可以完全控制文字內的世界,但影像以外的一切很明顯並非可“故意”為之。當然,《維多利亞壹號》提出的地產控訴,以及《復仇者之死》對警權的不信任(2008年也曾發生警員在旺角警署強姦市民的嚴重罪行),固然有一定的現實基礎支援。但電影中為豐富電影的cult味,而設計出來的巔狂情節及影像,與現實中對地產霸權的憎惡以及警權的反感,顯然仍有一段感知距離。更重要的是,桂治洪在影像中所提倡的以暴易暴倫理,的確擊中並勾起了觀眾的民粹快感。然而反過來,在千禧年後的今天,利用以暴易暴作為“故意cult”化的一種手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