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慶的父親——東門霸當年也是到林家成親的。
離開雙嶼之前,東門慶吩咐於不辭總理慶華祥在浙江的商務,命唐秀吉整頓在福建與粵東的基業,若吳平回航,則命他暫時入駐澎湖等候命令,又命楊致忠入閩,開拓貨物購入的渠道,命張維全力協助楊致忠,同時擴張其走私出海的渠道和近海接濟的能力。
東門慶本來還打算讓戴天籌在自己離開時負責起四方統籌的大任,但戴天籌卻婉拒了,東門慶邀請他一起入浙參加婚禮,戴天籌又推說病腿不願遠行。因此東門慶前往餘姚成親期間,一切大事仍由他自己遙控,戴天籌等他走後便到普陀山尋了間清靜的廟宇隱居。
慶華祥的事務,各方面都有獨當一面的人才在,在不發生局勢大變的情況下,東門慶離開一段時間也能自主地運轉。上下幹部,各司其職,唯有徐海覺得自己被冷遇了。
他告訴東門慶自己想加入慶華祥而不想去徐惟學那裡,因為他不願靠叔叔廕庇,而希望靠自己的能力打拼,東門慶亦贊他有志氣,便許他留下。但接下來便是一連串的成親大事,也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總之徐海在東門慶的整個婚禮籌辦期間基本沒事做。於不辭、楊致忠、張維的部門都在擴張,但他們都有自己的人力來源——於不辭用的是廣東派人馬,楊致忠入閩後自有鄉人子弟,張維在月港有一大幫等著他帶挈的弟兄,都不大願意用徐海。而徐海又不像李承泰、趙承武等,他們都是在海外立過功勞苦勞的,在商號中已是老人,就是閒散個一年半載的也不怕。
徐海卻怕!
在慶華祥,他是一個新人,新人最怕的就是沒事做!剛進入一個組織,如果不能設法體現自己的價值,就算別人沒說什麼,他自己也會覺得自己被邊緣化,被忽略,很多新人就是因為這樣最後不得不捲鋪蓋走人。
徐海不願意這樣,儘管離開了慶華祥他還可以去他叔叔那裡,但他丟不起這個臉!如果是在慶華祥呆不住而到徐惟學那裡去,叔叔手下的那幫人也會看不起他!
“就算要走,也得幹出一番事業來再走!”
在東門慶即將離開雙嶼的時候,他有些冒昧地搶到船邊,請東門慶一定要給他個差事做。
“哦,徐海啊……”東門慶這才記得他,他本來就想說:“跟我去浙江吧!”但隨即想起徐海是冒犯過謝素素的,而且還冒犯了兩次,雖然謝素素未必會記仇,但多半也不太願意在新婚的時候見到他,免得尷尬。但徐海是徐惟學的侄子,說來也不好太過冷落他,便交給他一個閒差事,讓他到澎湖報信。
這算什麼差事啊!之前東門慶已經派了趙承武、池正南分別到月港、澎湖傳令了,有什麼重要內容都由他們說了,這回又派徐海去“報信”,不過是道個平安罷了,並說說趙承武池正南南下後發生的一些情況,根本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活兒。
東門慶說完了這個後就上船了,留下徐海在那裡發呆。
報信這個活兒,可出不了功勞啊——除非他假傳“聖旨”,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何況他手裡又沒有印信權柄,真涉及到大事,慶華祥的方面大員都不可能聽他的。
“算了!先幹吧!去了再說!”
可等徐海決定幹了之後才發現,他其實連如何南下都有問題。
慶華祥的船隻雖多,但各有職屬,近期沒有安排南下的船,徐海只領到了東門慶的一句閒話,調不動機動船隻,甚至連盤纏都沒有。要坐別的商號的船嘛,一來也未必找的到剛好要去澎湖的,而且作為慶華祥這樣一個船隻多多的商號的成員,辦公事卻得去搭別家的船,徐海也覺得彆扭,若被人問起要去幹什麼,自己都不好意思回答。
實在不得已時,他只好來尋徐惟學,徐惟學道:“阿海,我借給你十條船都沒問題,可是你想好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