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第1/2頁)
江南紅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蘇很滿意,王氏三妯娌也很驚喜,三十文對孩子們來說已經是一筆鉅款了,自然也覺得很好。唯有顧之秋,心裡有些失望,總覺得太少了。因為在她心裡,總覺得一文錢跟一毛錢似的,掙錢一毛一毛的掙,什麼時候才能富起來啊?
天擦黑的時候,去縣裡的老二老三兩兄弟也回來了,還沒進門就聽到老三的報喜聲,&ldo;娘,都賣完了,香滿樓還跟咱們定了兩板,讓明天送過去。&rdo;
眾人懸著的心,這才落回肚子裡,開門大吉,是個好兆頭。
老三喝了口水,就開始講起他們賣豆腐的過程。
比起顧大郎有走運氣的成分,這倆兄弟就順當多了,一過去就有人問起他們賣的是什麼。老三記著林蘇的囑託,把那番說辭用上了。老三嘴皮子好,介紹起豆腐來跟說書似的,尤其是太師的故事,被他說的跌宕起伏,波折叢生,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
等他講完,被他勾起了好奇心的人們就紛紛開始掏錢購買。當然,也有縣城人經濟條件不錯的緣故,三文錢一斤的豆腐還是能買的起的。
&ldo;對了,還真有人說他吃過白玉豆腐,娘說豆腐是京裡的達官貴人吃的,我還以為咱們這小地方沒有人吃過呢。&rdo;
林蘇不動聲色的問道,&ldo;他是怎麼說的?&rdo;
&ldo;他一開始說他吃過,後來又說是他爺爺吃過。他爺爺在太師府裡當過差,很受太師器重,太師偶爾會賞給他白玉翡翠湯吃。&rdo;
呵呵,就知道是吹牛皮的。她就說嘛,這個世界根本沒有豆腐的記錄。即便有,或許也不會叫這個名字,更不可能連白玉豆腐的叫法都一模一樣。
雖然不知道吹這種牛皮對他有什麼好處,但卻幫林蘇他們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
這倆兄弟總共擔去了四十斤的豆腐,一共拿回一百二十文錢。
&ldo;本來我看人多,還打算賣四文錢一斤呢。但又怕大哥那邊還是按原來的價格賣,一邊賣三文一邊賣四文,到時候被人知道價格不一樣,指不定要怎麼罵我們呢,所以還是按三文一斤賣的。&rdo;
林蘇正色道,&ldo;你做的對,做生意講究的是誠信,不能一樣東西兩個價格。咱們的豆腐就只賣三文錢,人多人少都不提價。你們都記清楚,別一時眼光短淺壞了名聲。&rdo;
&ldo;好,我們記著了娘。&rdo;
林蘇在這個家裡說的話就是聖旨,以前是,現在也是。又因為林蘇帶著他們賣豆腐掙錢,以前盲目的服從中,又多了一些敬佩。
頓了頓,林蘇又道,&ldo;這個生意是咱們一家子的,不能總讓你們受累看不到收穫,所以我打算把這些收入的三成給你們。能賣出去多少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不管賣多少,都能拿利潤的三成。大頭在我這,公中的花銷都從這裡出。小頭你們自己收著,也給你們留點私房錢,想怎麼花,你們自己做主。&rdo;
又想讓馬兒幹活,又不想給它吃草,哪有這麼好的事?總要讓他們看到希望,才有動力繼續幹活。
而且一家子在一塊勞動,幹多幹少吃的都一樣,那長此以往,誰還願意多幹?以前便是如此,老三兩口子有點小聰明,幹活就會耍點小心眼,倒不是偷懶不幹,而是一樣的活,他要挑其中最輕省的做。老大家的也是不肯吃虧的性格,多幹一點就抱怨,反正只有老二最實在,讓幹什麼幹什麼。
那時候也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不幹就沒飯吃,所以也沒爆出來什麼大矛盾。但現在不同了,賣豆腐眼看著要賺錢,而且還不是小錢,大家幹一樣的活,到頭來卻吃一樣的飯,而且人人都能吃飽了,誰還會去拼命?你靠我我靠他,最後肯定是要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