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2/2頁)
行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是藏著掖著,靠他一人,他累死也幹不來;再則,託藍星全面資訊時代的福,他手上有現代位面成百上千種美食方子,不怕餓死自己,而這些都是前人的結晶,他也從未想過據為己有。
謝時在現代時身為廣府人,對於叉燒包這一廣式早茶「四大天王」之一,不可謂不熟悉。取半肥半瘦的夾心肉切小丁,加入醬油、糖等數種調味製成叉燒餡,發好的麵團將餡料包入,捏成雀籠狀,灑上點水,上甑蒸熟。
蒸熟之後,包子皮面潔白,內裡鬆軟,頂部自然開花,包面含笑而不露出裡頭的餡料,內餡隱隱爆漿,甜鹹適中,香滑鮮美。
方才吳柏說的灌湯小籠包是中原人的面點,其實也沒錯,據說小籠包最初是靖康之恥後,南遷的中原皇室帶入江南的,當時稱之為「灌漿饅頭」。
謝時的小籠包做法實則已經是近代改良後的產物,用的豬腿精肉剁成的肉餡,少許的薑末、醬油和糖等調味,最重要的是,小籠包要做到「灌湯」效果,必須加入肉皮凍。蒸好的小籠包皮薄透明,可以看到裡頭包著的湯汁和飽滿的肉餡為佳。
吳大郎這會的態度可比剛才恭敬多了,見謝時真的盡心盡力教,毫不藏私,他心中越發羞愧,只覺得自己方才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又徹徹底底地為謝時這一氣度所征服,心底冒出了拜師的念頭。
謝時未曾在意他心中所想,此時其他幫廚也陸陸續續來到了後廚,他吩咐吳大郎帶著他的徒弟和手下們負責今日的面點部分,便又挑了幾個經過昨天觀察,本性老實肯乾沒有什麼壞心思的幫工,教他們做各色餡料的雲吞。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