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棄子 (第1/4頁)
吃瓜的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洛陽。
魏軍十萬大軍分批撤退之後,只留下一地的狼藉。
曹叡最早逃亡之時,走得匆忙,很多人都沒來得及一起走。
可以想象,就連三公級別的鐘繇、華歆、王朗等人都因為撤退遲了一步,便被周默截胡俘虜,更不用說其他的一般官吏貴人了。
諸葛亮大軍圍城數十日,洛陽城中人心惶惶,盜賊橫行,即便是達官顯貴,日子也格外難熬。
這一次司馬懿撤軍,洛陽城中的達官顯貴們自然都再明白不過,這一走,可能就再不會回來了。
所有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是做一個忠臣,追隨舊主人前往鄴城,還是做一個識時務的俊傑,留下投靠新朝廷。
兩個字,去還是留?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一看屁股,二看利益。
姓曹姓夏侯的,自然是走。在曹家這裡你是人上人,在劉家那邊你屁都不是。
與曹魏政權深度繫結的高官們,自然是更希望走。好比一棵大樹,根子已經扎得太深,硬要拔起來,不死也傷筋動骨。比如鍾繇、華歆、王朗三個老傢伙,就屬於這一類。
根基尚淺的中低層官員,則主要看出身。三河、南陽,乃至關中、隴西出身的官員們,通常是更願意留。
而老家在幽州冀州的官員們,不光是希望走,更是把這次敗退“遷都”當成了一次難得的機會。
鄴城在河北,曹叡若想重振山河,便不得不更加重用河北籍士人。
司馬懿的命令,更簡單。
所有人,都得走。
不光是軍隊要撤,所有官員,一個不能留下,都要走。乃至百姓中的豪富人家,能走的,也儘量走。
有誰不願走的,無論地位高低,家境貧富,一律由執行的兵士全權決定,只求效率,哪怕出了事殺了人,也一概免責。
但是,面對諸葛亮的攻勢逼人,司馬懿撤得十分倉促匆忙,來不及仔細搜捕。
即便舉起了屠刀大開殺戒,很多人知道躲兩天就沒事兒了,還是冒著生命危險,想盡一切辦法東躲西藏,逃避追捕。
以至於這道命令很難執行到位。
司馬懿終於撤走了。
而洛陽的人們,正躲在犄角旮旯裡面,靜靜地期待著新主人的到來。
諸葛亮在司馬懿撤走的第二日,便命全軍加緊進攻洛陽,由於司馬懿留給鄧艾的軍隊遠非精銳,本來就是用作炮灰的。
所以在漢軍火力全開的猛烈攻勢之下,鄧艾根本不能抵擋,只堅持了一日,便退出了洛陽,前往城東郊外幾處險要之地佈防去了。
姜維則緊咬著鄧艾不放,已經殺出了洛陽城東。
就在姜維和鄧艾還在激烈交戰的時候,諸葛亮親率大軍,從城南走永橋,經宣陽門開進了洛陽城。
放眼望去,內城中一片蕭瑟,周默焚燬的殿宇廢墟遍地都是,而司馬懿退軍之時,也帶走了他能夠帶走的一切。
唯獨來到西外郭城的白馬寺附近時,數不清的貧民百姓們都站了出來,主動組織起來,歡迎漢軍進城。
“有了百姓,也就有了一切。”諸葛亮道。
然而,半日之後,便陸陸續續有原本效力於魏國計程車人官吏,從各自的藏身處出來,來向諸葛亮投誠。
諸葛亮十分歡喜,一一接納,將他們暫時安頓起來。
“洛陽拿下,是我軍偉大的勝利。但各位萬不可鬆懈分毫,因為戰爭還遠沒有結束。”諸葛亮在軍議上道,“接下來,陸遜一旦知道我不答應他的條件,勢必與我們反目成仇,倒戈來攻,甚至於,他們還可能與魏軍勾結。我們還要面對更加殘酷的局面。”
“曹叡放棄了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