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些賬目上竟然能夠舉一反三,作出來的報表她看著都覺得十分清楚明白。
即使換了墨姝自己,也不能弄得更好了。
墨姝尋思著是不是應該把她在後世見過,卻不大明白是什麼意思的一些記賬方式和墨好說的時候,突然注意到賬目上邊有一項是印書坊。
當初去各地經商的人當中是沒有做這個的吧?
而且,這印書一事不僅涉及到雕版印刷的技術,還有便宜的紙張和油墨,這些墨姝只和伍子珩說過,這印書坊到底是怎麼回事?
墨姝當即把這疑問向墨好說了。
聞言,墨好一怔道:“這印書一事,不是六妹妹和鎮遠侯說好的嗎?”
墨姝搖頭,想到這其中多半是與伍子珩有關,於是放下賬目道:“待我過去問問。”
此時是午後,伍子珩一身芙蓉散花綾白色衣裳,執了書卷在看。
墨姝一下子留意到伍子珩手上書卷與往日的不同:“這就是印出來的書?”
以伍子珩的耳力,早就聽到了墨姝的腳步聲,並將她認了出來,當下頭也不抬應道:
“嗯。”
“我可以看看嗎?”墨姝好奇地繞到了伍子珩的身後,探頭去看。
“給。”伍子珩轉過身,直接將書遞給了墨姝。
墨姝一看卻是本兵書。不過她並不是探究這書上的內容,而是其印刷質量以及裝幀。
在時下大梁,雖然已經有大量用紙抄寫的書籍,但是並沒有出現印刷的。而且用來抄寫的紙都是長長的一張,寫滿一張紙之後,仍與竹簡一樣捲起來,用專門的書帶繫好放進書匣之中,後世一本書的分卷,就是由此而來的。
因為一本書通常都不止一兩卷而已,所以得用匣子裝好,比較長的著作的話,還不止一匣。
墨朝淵在後世所熟悉的歷史裡邊,是直到唐中期,由於雕版印刷的出現,紙張的大小有了變化,不便再像之前一樣裝幀,因此唐人才從摺頁中得到啟示,發明了蝴蝶裝和書背裝。
這兩種書籍的裝幀方式都是將印刷好的書紙貼到另外一張大紙上的。
但墨姝此時手上拿的這本兵書的裝幀並非是以上兩者,而是更為方便先進的線裝書。在墨朝淵所熟悉的後世的古代,線裝書還要更晚才出現。
至於這線裝的裝幀方式,好處自然是很多的。首先雕版印刷的紙張就是這麼方正的一張,適合這樣裝幀;其次這線裝書拿著比原本的書卷方便;再者,這樣裝幀比書卷佔用的地方小,方便壘起來,節省書架的空間。
引用墨姝之前與伍子珩說的話,就是:“困了之後還可以壘起來當枕頭。”
墨姝反覆看了一下這書卷。
但見書上的文字墨跡清晰可辨,而且雕版的書稿抄寫之人書法也不錯,看上去就覺得舒服。
墨姝看了一下紙張,轉頭問伍子珩:“這麼快竹紙就已經造出來了嗎?”
據墨姝所知,這造竹紙的原料,也就是竹子,通常來說都要經過處理,在江中泡上一年半載才行。
伍子珩道:“工匠去到江南之後發現,當地已經有造紙的作坊想嘗試用隨處可見的竹子來造紙,只是技藝跟不上沒成功,他們就把這些沒有繼續用,泡在水中幾個月的竹子買了過來作為原料,先嚐試造的一批紙。”
墨姝不由得笑道:“這些工匠倒是機靈,值得表揚。”
又問:“還有用石油制的油墨也成功了?原本坊間賣的墨可不便宜。”
伍子珩點點頭。
墨姝讚許道:“這些工匠幹活都讓人省心。”
隨即墨姝想起了正事,將手裡的書本放下,問:“表哥,你如今已經在長安和江南都建了書坊?我看到家裡的賬目,你算了墨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