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場轟轟烈烈的分地運動在整個中宋朝如野火燎原一般,迅速展開。
中宋朝富裕地區可就遭了殃,有田的地主,有錢的富紳全部成為了這一場分地運動的犧牲品。
一時間所有的老百姓都按照人頭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各個縣區都有分的衙門,分地衙門又專門從老百姓中招收了的大量的公差,美其名曰“保護百姓分到手中的土地,不被任何人奪走!”
這個政策的確在廣大地區取得積極向上的效果,天底下所有老百姓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對龍玉女帝讚不絕口。
地主和富紳也的確沒有造反,即便他們怨聲載道,不少地主好富紳都在這場運動之中失去了性命。
但他們也的確造不起反來,有錢人畢竟是少數。
他們即便要造反,那些分走他們土地的老百姓第一個不答應。
更何況,還有一個分田衙門在盯著他們!
在這場運動之中,護國大臣趙穆也隨時觀察著民眾的動向。
很顯然,這一場運動是深得人心的。
老百姓對龍玉女帝,對負責推到分田政策的宰丞姚達都是讚不絕口。
這讓龍玉女帝從龍中帝手中奪取到的政權威固了下來。
同時,姚達也成為朝堂之上,龍玉女帝身邊僅次於護國大臣趙穆的重臣。
而此時的姚達手中已經有了極大的權力,分地衙門的權力被姚達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分的衙門又是從各村莊選取了代表,任命為公差。
所以在實際上,姚達已經控制了民心。
所有的事情都在順著姚達所設計的方案一步步邁進。
作為一名穿越者,姚達自然是不會滿足只做一個臣子那麼簡單。
但很快,分地政策的負面影響就暴露了出來。
隨著各省各地轟轟烈烈的開展分地,大量的地主富紳被迫害,導致有錢人坐立不安。
尤其是地主們,他勢必是無法保住自己的土地,索性就放棄了土地,帶著錢和家人直奔江南省東海口三縣。
此時被叫做長東港,是屬於滄陽聯邦的地區。
大量的地主、富紳紛紛拋棄中宋朝家鄉的固定資產,攜款進入長東港,申請加入滄陽聯邦。
其中包括各種大家族、貴族世家。
這些人的離開,造成各行各業的凋敝,商業活動近乎滅絕。
江南省最大的絲綢紡織商人的——孫綢,在江南省擁有上千畝的私人蠶桑種植土地。
每年與滄陽聯邦進行絲綢貿易,依靠其精湛的紡織技術和踏實可靠的人品,獲得了聯邦大量富裕家庭的青睞。
每年能夠在滄陽聯邦的富裕人家手中掙到近百萬兩銀子,是中宋朝商人當中能夠從滄陽聯邦賺到大錢的少數。
孫家在江南省不僅有自己的商業種植基地,還有自己的紡織基地,招收紡織工人三百餘人。
每年向中宋朝朝廷上繳的碎銀超過三十萬兩。
是江南省的納稅大戶。
分地政策到了江南省,分地衙門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率眾平分了孫家上千畝的桑葉種植基地。
孫綢是江南省的納稅大戶,也是江南省巡撫大人李潤的好朋友。
朝廷政令下來,突然要分孫綢家的桑葉種植基地。孫綢便來找巡撫李潤。
李潤是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兒,但孫綢家特殊,畢竟是納稅大戶,每年要給朝廷上繳大數目的稅銀。
李潤找了分地衙門溝通,讓暫緩對孫綢家的分的行動,讓他上報朝廷,說明情況。
李潤是江南省巡撫,是一方大員。
他出面來保的孫綢,事情或許有緩和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