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加輩 (第2/3頁)
一片蘇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咱們也朝吉安、延平一帶走鏢,這條路走過十幾趟,我閉著眼睛都能摸到天柱峰腳下。”
蘆貴吹噓著走鏢經驗,趙榮則是看什麼都新奇。
之前他一直在衡陽城,除了打漁去潭水少往外走。
主要是武藝沒練成,到哪去都沒底氣。
這個武力值爆表的時代,江湖上的兇惡匪盜比比皆是,稍不留神小命就沒了。
否則鏢局的生意哪能那麼好。
“這便是仙鶴嶺關。”
趙榮順著話瞧見了嶺頭埡口、也叫隘門。這埡口兩側尚存塊石壘砌的兩璧,豎立在一座峰前。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這可不是什麼戰略咽喉,而是一夥強盜的防禦工事。
聽城裡的說書人講過,仙鶴嶺前有一夥匪徒佔山為王,後來被衡山派給滅了。
大嶺一過,眼前逐漸開闊。
官道愈發平坦。
果如蘆貴所言,五神峰近在眼前,朝東南綿延,如一柄柄巨劍插入雲霄,這遠比趙榮記憶中的衡山更加雄渾崔巍。
遠遠瞧見山腳下的驛站前停了商隊馬車,竟然有不少人影在晃動。
趙榮拉韁繩讓透骨龍停下,側眼瞧見路邊一塊摩崖石刻,就在“仙鶴嶺”碑刻下方。
字跡已經不清,但不影響辨認:
《乙未冬久雨
隴上初黃霧四垂,禾頭盡墨正淋漓。衡山自有開雲手,只有人間人不知。”
落款是...
“陳普。”
趙榮沒記起這老兄是誰,旁邊另有“我入五神峰”石刻。
“我入五神峰,山惟天柱高。振衣千仞上,萬古幾人豪。”
落款是李....
後面一個字幾多磨痕,與石刻一起腐朽,看不清楚。
一旁的蘆貴忽然哈哈一笑,趙榮定睛一瞧,也哈哈大笑。
這石刻內容錯得離譜。
前面提五神峰,後說天柱最高。然而事實是祝融峰最高,這老兄的石刻倒是大氣磅礴,於是明顯的錯漏就更有喜感。
其實也可理解成“刻字人認為天柱最高”,但結合被擦掉的半邊名字,顯然是暴露心跡。
這傢伙心虛了。
可以想象百十年前有一人站在此處,觀神峰豪邁刻字,之後被路人或友人指出錯漏後,擦掉半邊名字落荒而逃的景象。
實在有趣。
趙榮也瞧見了蘆貴所說的劍痕槍洞,據說是幾位綠林豪傑與江洋大盜廝殺留下的痕跡,一些巨大的石刻被攔腰斬斷,依稀可見那平整的切面。
若無渾厚內力是決計做不到的。
“蘆大哥,咱們去那邊喝碗茶水。”
“走。”
他們騎馬來到驛站外,幾株榆樹旁有一排烏篷,有結伴的客商,有外地來的騾馬車隊,還有一些江湖武人。
“駕!”
原本有不少人打量趙榮與蘆貴,接著被一道打馬聲響吸引過去。
穿著皂服的驛使一騎絕塵,奔著衡陽城府衙去,想必是有什麼緊急文書。
讓趙榮沒想到的是,
他與蘆貴剛坐下拿碗茶水,隔壁一大桌人中走出一個風塵僕僕的中年漢子,他腰間別著一把短刀,直接向他們走來。
“兩位兄臺可是從衡陽城中來?”
“正是。”蘆貴應了一聲,等對方遞話。
趙榮沒有開口,瞥了瞥他腰間短刀,又看向他寬大的手指,目光掃過那桌人。
全是練家子。
他端起茶碗,暗自警惕。
中年漢子露出一絲喜色,坐在蘆貴推出的凳子上,“看兩位穿著鏢師服,又來自城內,可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