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是七月二十七日),定為了“東王昇天節”。這節日名字聽起來,就像是楊秀清成了天神一樣,讓人肅然起敬。
洪秀全還發了道上諭,那言辭懇切得讓人動容。他說:“七月念七東昇節,天國代代莫些忘。謝爺降託贖病主,乃僉世人轉天堂。天國代代遵三重,天情真道福無窮。妄為推測有何益?可憐叛爺成臭蟲。”這意思就是說啊,大家千萬別瞎猜楊秀清是怎麼死的,那幾個“叛爺”韋昌輝、秦日綱和陳承鎔,就是害群之馬,已經成臭蟲了。咱們得銘記楊秀清的功績,好好守護太平天國這片江山。
更逗的是,洪秀全在給英國公使額爾金的《賜額爾金詔》裡,還特意提到楊秀清是“被陷害”的。這就算是太平天國官方給楊秀清的死因定了性,讓外國人也知道咱們太平天國的內部事務,可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韋昌輝、秦日綱和陳承瑢這三人伏誅後,洪秀全還挺大度的,沒株連他們的族人。他想啊,這冤冤相報何時了,還是得以德服人。就像陳承瑢的胞侄陳玉成,後來還成了天京事變後支撐天國的一名大員呢!這洪秀全啊,還真是有點領導者的風範。
天京事變之後啊,太平天國內部那是人心惶惶,像是一盤散沙。大家都沒了之前的鬥志和信心,整天提心吊膽的,生怕哪天就輪到自己倒黴了。軍事形勢也是急轉直下,清軍在各個戰場那是節節勝利,太平天國的地盤是越縮越小。眼看著就要被清軍給滅了,大家心裡那個著急啊!
就算後來太平軍好不容易攻下了江浙一帶,那也是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清軍像是狗皮膏藥一樣,粘著太平軍不放,讓太平軍是疲於奔命。這太平天國啊,本來是想要打個天下,結果現在卻成了喪家之犬,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北王韋昌輝一死,翼王石達開就接過了大權。他本想著能夠帶領太平天國走向輝煌,結果天王洪秀全卻不放心啊!他開始重用他的洪氏兄弟們,想以此來牽制石達開。這洪秀全啊,還真是有點“家族企業”的味道,什麼都得讓自家人來管。
石達開一看這架勢,心裡那個不痛快啊!他心想:“得了,我還是走吧!這太平天國啊,已經不是我當初加入的那個太平天國了。現在這裡充滿了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我留在這裡也沒什麼意思了。”於是,1857年,石達開帶著大軍就出走了。這一走啊,太平天國那更是元氣大傷,就像是被抽走了主心骨一樣,整個人都蔫了。
,!
石達開這一走,可把天王洪秀全給急壞了!他心想:“這石達開可是我的得力助手啊!他這一走,我太平天國可怎麼辦啊?”但是呢,洪秀全也沒辦法挽留石達開,畢竟他已經對太平天國失去了信心。
太平天國初期那軍師主政的制度啊,經過天京事變和翼王出走,那是徹底名存實亡了。後期的太平天國啊,天王雖然把實權握在了手裡,但政府架構那是亂得一塌糊塗。各個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扯皮,效率低下得讓人咋舌。這太平天國啊,就像是一個失去了靈魂的軀殼一樣,只剩下了一副空架子。
這麼一來啊,太平天國的滅亡那就是加速進行了。就像是一輛剎車失靈的車一樣,直奔懸崖而去啊!大家眼看著太平天國就要滅亡了,心裡那個無奈和惋惜啊!但是呢,這也沒辦法,畢竟太平天國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再也回不去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走向滅亡的深淵……
這時候的太平天國啊,就像是風中的殘燭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熄滅。清軍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樣,紛紛圍了上來,想要分一杯羹。太平天國的將士們雖然拼死抵抗,但奈何大勢已去,迴天無力了。
天王洪秀全坐在龍椅上,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心裡那個悲涼啊!他心想:“我這一生的心血啊,就這麼付諸東流了!太平天國啊,你曾經是那麼的輝煌和強大,現在卻落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