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1/2頁)
王外馬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渣江村位於洪羅廟以東二十公里。如果把蒸水作為一條航運紐帶的話,這條小河經洪羅廟向東流淌,在渣江村附近轉了個九十度的彎,又繼續向南奔流二十公里,就到了臺源寺鎮。從地圖上看,渣江村、洪羅廟和臺源寺這三個地方,正好處在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
當時,洪羅廟附近有兩個較大的日軍據點,一個是西南方向的金蘭寺鎮、一個是東南方向的臺源寺鎮。接到&ldo;轉進渣江村&rdo;的命令,傘兵們立刻就明白下一步將要攻打臺源寺了。
(貼張地圖。馬甲我沒有雙石兄那樣的製圖本領,只好隨便塗抹幾下湊個意思)
這時候,部隊重新進行了編組。一、二分隊編為一隊,三、六(工兵)分隊編為二隊,迫擊炮分隊、重機槍分隊和美軍合為三隊‐‐顯然,這是預先制訂好的作戰計劃,蔡智誠所在的一隊的任務是繞到臺源寺的左翼實施突擊。
李延平老人可能就屬於這個階段的&ldo;二隊&rdo;。因為在口述中,他和美軍官兵一同在右翼作戰、依靠工兵破壞鐵絲網、還有迫擊炮的掩護。另外,他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從空降前到戰鬥結束的各個過程,可是卻沒有提及渣江村附近的伏擊戰,而那正是由一隊(一二分隊)單獨實施的。
有一些資料介紹過這場戰鬥,但大多都把戰場說成了&ldo;衡寶公路&rdo;,其實,從上面的圖示中可以看到,這場伏擊戰的地點並不在衡陽至邵陽的公路上,而是發生於衡陽通往衡山縣的渣江村附近。
嚴格說來,這應該算是一場遭遇戰。7月30號上午,一二分隊向渣江村搜尋前進,走到蒸水河上的一座公路橋附近,擔任尖兵、領先本隊將近一公里的戰鬥組(班)發現前方出現了日軍的汽車,隨即在橋頭埋伏下來實施阻擊。
不一會,敵人車隊到了。傘兵的火箭筒首先開火,把開在最前面的卡車掀到橋底下去了,接著又是一陣猛烈的槍彈掃射……戰鬥進行得很順利,等蔡智誠他們趕到現場時,三輛滿載稻穀的軍車都已經報銷、隨車的六個鬼子兵也被打死了。
這之後還發生了一件趣事。一分隊的劉盛亨隊長用電臺向姜鍵少校報告戰果,順便提到戰鬥中有個日本鬼子叫喊:&ldo;別開槍,別開槍&rdo;,好象是東北口音。劉盛亨原本是想炫耀自己分辨各地方言的本事,卻沒想到姜鍵聽了以後卻很不高興,埋怨道:&ldo;明知道是東北人,你還打死他幹啥?&rdo;‐‐劉盛亨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那傢伙不是個&ldo;能講中國話的日本兵&rdo;,而真的是姜隊長的老鄉。
當天中午,一二分隊進入渣江村,發現村裡的鬼子兵都已經撤走了。很明顯,日軍已經得知國軍部隊逼進衡陽的訊息,正迅速收縮兵力,企圖固守縣城和臺源寺等重要據點。
臺源寺鎮位於蒸水河畔,是日軍在湖南的軍需糧庫。這個地方有一座宋代的古剎(現在已經變成中學校舍了),因為是佛教&ldo;天台宗&rdo;的傳播源地,所以稱為&ldo;臺源寺&rdo;,小鎮也因此而得名。
駐守臺源寺鎮的日軍頭子是個少佐級別的軍需官,統領著一個步兵中隊和一個馬隊,總共有二百多人和百來匹馬。小鎮的兵力雖然不多,卻並不容易攻打,因為日軍第20軍(坂西一良中將)的軍部就設在衡陽,臺源寺實際上是整個20軍的糧食總站,而在當時,衡陽駐有日軍68師團的第57旅團(前任旅團長志摩源古戰死,現任旅團長為黑獺平一少將),不遠處的邵陽還有116師團(師團長菱田原四郎中將),一旦傘兵的進攻行動打成僵局、就會有遭到敵援軍合圍的危險。
但總的來看,局勢對國軍是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