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離不開女莊的影子,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莊子啊!
……
大唐出版社旁邊是一幢更大的建築,叫做大唐圖書館。
圖書館建造週期比出版社要長的多,不僅僅是因為結構複雜,更是因為在等圖書的印刷。
這幢樓體總高四層半,一二樓主要用來藏書,書架子間會穿插著桌椅,供大家閱讀寫字。
三四樓全是廂房,最頂上的小閣樓是管理人員辦公的地方。
圖書館的開業異常低調。
沒有敲鑼打鼓,沒有舞龍舞獅,甚至地理位置都偏僻無比。
“三喜叔,準備一塊黑板放在圖書館門口,寫上圖書館內的各種注意事項和規矩,比如禁止大聲喧譁這些。”
“還得印刷出一些,貼在圖書館的各個角落裡。最好能把靜音區和活動區分開,但即使在活動區,也只是叫大家放鬆用的,不能大聲交談。”
“莊主,圖書館是24小時營業的,若是有學子直接住在這邊,該如何是好?”
馮三喜想的更多。
城中的寒門學子不少,他們的圖書館不僅看書免費,提供熱水,還一直營業,難免有人會待在這裡不走了。
“圖書館後院廂房的位置留出來了嗎?”
“留出來了。”
其實當初準備將後院廂房當做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辦公地點,晚上還能休息。
但李茵叫他們把後院的地盤留了出來,圖書館五層小閣樓給大家辦公用。
“三喜叔,有一種住宿方式,叫蜂巢。”
李茵道:“這些學子們平常都是住在道觀寺廟裡,那裡條件艱苦,價格也不怎麼便宜,他們要讀書學習,不一定有這裡方便。”
“蜂巢式住房是怎樣的一種模式?”
馮三喜第一次聽這個詞,不免疑惑。
“其實與學習建造沼氣池的那些學子的住宿方式相似,不過更加密集。”
“三喜叔,學子們不可能一直坐著看書,他們累了必須要找地方躺下睡覺,但城中的住宿又無比昂貴,難不成叫他們走那麼遠的路去寺廟和道觀裡睡?”
李茵從口袋裡拿出圖紙,遞給馮三喜。
“這便是蜂巢類的住宿。”李茵接著說道:“每個床位的床頭都要開一個60*70厘米視窗,而且必須朝陽。”
“我算了算,每個巢穴高一米,寬一米,長按照兩米三來安排,床尾處留下30厘米的地方放鞋子。”
“床位的對面便是房門窗戶以及櫃子,一個床位對應一個櫃子,大家可以放行李用。”
“這樣,室內既可以通風,每個人也都有了自己的隱私。”
李茵不指望學子們能住多久,這就像個暫時的落腳點,考上的衣錦還鄉,考不上的估計沒幾年也會離開。
這地方空間雖然不大,但收費便宜,離圖書館近,方便得很。
“這般也好。”馮三喜想了想。
的確好,對於寒門學子來講,沒有比這更划算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