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第1/2頁)
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家司馬蒙擎,則親自前往王師的帥帳,向軍司馬景敾稟報此事,說他們的族人蒙仲想出了可破解滕城那種乙壁的攻城器械。
倘若是換做旁人,軍司馬景敾恐怕還不會在意,但考慮到蒙仲乃是莊子的弟子,惠盎的義弟,這就值得景敾對這件事提高重視。
並且,景敾還親自來到蒙氏族兵的兵營,觀察井闌車的建造。
由於蒙氏的兵卒並非是掌握了榫卯技術的工匠,因此,第一架打造出來的井闌車非常粗糙,其中很多關鍵位置都得用草繩、麻繩捆綁,堅固與穩定程度都與蒙仲的預想相差很遠,不過作為第一架井闌,勉強也算過得去了。
「先造四架試試。」
在聽了蒙仲的介紹後,軍司馬景敾亦對此物產生了興致,派兵卒砍伐林木,幫助蒙仲在短短五日內就造出了四架井闌車。
八月初一,軍司馬景敾再次攻打滕城。
在這場攻城戰中,宋軍首次使用了井闌車。
這種新型的攻城器械,引起了滕城城內諸墨家弟子的驚疑。
第052章 墨者與井闌(一)
滕城,作為滕國的都城,也是「滕元公滕弘」幾乎用了半生歲月所建造的城池,雖然它的佔地規模遠不如邯鄲、陶邑、商丘、臨淄等當世的大城,但也稱得上是一座堅城。
這得歸於孟子的勸告。
滕元公滕弘,他在仍作為滕國世子的時候,就曾親自登門向孟子請教。
而在其父死後,滕弘在繼承滕侯的位子後,亦曾向孟子請教。
他曾問孟子道:「滕國是個小國,夾在齊國和楚國之間,應該投靠齊國呢,還是投靠楚國呢?」
孟子便對他說道:「謀劃這個問題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如果一定要我說,就只有一個辦法:深挖這護城河,築牢這城牆,與百姓共同守衛城池與國家,使百姓寧可獻出生命也不逃離,那麼這就可以行得通了。」
這即是孟子主張的「王道」、「仁政」思想。
滕元公深以為然,於是在他執國的幾十年裡,善待國人,高築城牆,深挖護城河,這才有了今日這座讓宋國打了三年仍未攻陷的城池,滕城。
當然了,使宋軍耗時三年都未能攻陷滕城,這當然並非只是城池的作用,更主要的,還是在於守城的人。
除了現任滕國君主滕虎以及他率下的臣民外,城內亦有諸多墨家弟子,甚至還有齊國秘密派遣的兵將。
不錯,除了墨家弟子外,還有齊國暗中支援滕國抵擋宋國的進攻,這才是滕城被宋軍打了整整三年都沒有陷落的原因。
八月初一,宋國軍司馬景敾再次率軍攻打滕城,墨家鉅子「丘量」當即登上城樓,檢視究竟。
墨子死後,墨家陸續分裂成三派,即相里氏之墨(秦墨)、鄧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齊墨)。
而丘量所率領的墨家弟子,就屬於「鄧陵氏之墨」,也就是俗稱的「楚墨」、「墨俠」。
這支墨家弟子,以最初的首領「鄧陵子」為首,以俠客的身份行俠仗義,「孟勝」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其最著名的事例莫過於為陽城君守城一事。
這件事的起因,在於楚悼王去世,當時吳起在楚國擔任令尹,得罪了許多貴族,因此楚悼王去世之後,這些楚國貴族作亂,欲誅殺吳起。
吳起見自己不能倖免,便逃到安放楚悼王靈柩的陵園,故意伏在楚王的屍身上被亂軍的箭矢所殺,導致有一些箭矢射中了楚悼王的遺體。
按照楚國的法律,毀壞王屍是罪連三族的大罪,吳起藉此報復這些楚國貴族。
隨後,楚國太子繼位——即「楚肅王」,他下令殺光「射吳起並中王屍者」,共有七十多個家族被牽連,而孟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