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無夢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當張燕面對魏延的異狀如臨大敵時,探子前來回報,魏延集結大軍忽然轉道向北,殺往了蒲陰徑。

“什麼?魏延帶兵殺往了蒲陰徑?”

聽完探子的回報,張燕有些吃驚。

他和魏延在井徑交戰一年有餘,雙方為了這條幷州和冀州之間最短的要道,已經死傷了太多士卒。現在魏延竟然主動放棄和他在井徑的爭奪,去往了北方的蒲陰徑。

“蒲陰徑?大帥,魏延突然轉道向北,這是有什麼陰謀嗎?”

聽完這個訊息,不只是張燕、楊鳳等人也很吃驚,趕忙問向張燕。

“不知道啊,魏延用兵一向冒險,現在他主動放棄優勢,轉道向北,實在是讓人猜不透。”

因為情報有限,所以張燕根本猜不透魏延的想法。

“大帥,蒲陰徑雖然比井徑要難走一些,但是以魏延麾下計程車卒來說,難度並不是很大。而且蒲陰徑以北則是飛狐徑,這裡雖然地勢狹窄,不利大軍行進,但是道路極為通暢。

您說魏延是不是覺得在井徑與我軍相爭多日,寸步難進,所以改變了突襲目標。要知道我軍大部分兵力都佈置在井徑一線,其他要徑的兵力並不是很多。

如果魏延擊中優勢兵力,一路橫推。那麼以我軍現在的分散程度,是根本攔不住他們的。”

於毒冷靜的為張燕分析道。

“可是這也有可能是魏延的誘敵之計,他先率軍轉道向北,然後在林中設下埋伏。只等我軍來追,然後發動伏兵突襲。

我軍兵力雖然和楚軍不分上下,但是在悍勇的程度上卻稍遜三分。一旦被他們抓住機會,造成重大傷亡,屆時魏延在回軍井徑,我軍兵力不足,同樣也無法抵擋。”

白饒不同意於毒的看法,提出了另一種假設。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為什麼之前魏延不這樣做,反而現在忽然轉變戰術呢?要知道我軍久在山林,對外界的訊息並不是很靈通,萬一山外發生了什麼事呢?”

楊鳳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的事。

三個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搞得張燕也是一陣頭大。作為將軍來說張燕無疑是合格的,但是作為一方統帥來說,他還遠遠不夠格。

而魏軍又沒有多餘的謀士為張燕出謀劃策,這也導致張燕遇事不決的時候,根本沒人可以商量。

“好了,你們先別吵了,讓我好好想想。”

被幾人吵得煩躁的張燕發出一聲大喝,算是鎮住了幾人。他在廳中來回踱步,努力思考對策,思考半天后,忽然開口問向幾人:

“如今蒲陰徑和飛狐徑那邊,都是何人在鎮守?”

“回大帥,蒲陰徑那邊是雷公和張白騎,飛狐徑則是李大目和白雀。”

楊鳳將兩路駐守的兵將,告知張燕。

“這四人都是有勇無謀之輩,而且性格急躁。長久的駐紮在山中,平時也是多有怨言。難道說,他們之中,有人耐不住寂寞,和楚軍暗通款曲?”

於毒想起這四位的脾氣秉性,小心翼翼的猜測道。

“休的胡言亂語,這都是咱們多年的好兄弟,怎麼可能做出背主投敵之事!”

張燕呵斥一聲,他絕不相信自己的老兄弟,會為了榮華富貴,背棄自己,轉投楚軍。

“大帥,世事難料啊!如今大楚百萬大軍來襲,勢如破竹,主公連丟數州,退守黃河。再加上之前鄴城的事,大魏說是風雨飄搖一點也不為過。”

楊鳳沉默了一下,沒有反對於毒的話,而是附和道。

“若是此時有人生出二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老楊,連你也這麼說?”

張燕不可置信的看著楊鳳,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錦繡謎案錄

錦繡謎案錄

司馬上松
關於錦繡謎案錄: 小說梗概大楚盛世,表面歌舞昇平,實則暗潮洶湧。京城名捕蘇御,劍術卓絕、心思縝密,因一樁離奇命案卷入驚天陰謀。禮部侍郎暴斃家中,死狀可怖,周身佈滿詭異紫斑,似中毒卻又無常見毒物跡象,現場只遺落一塊繡工精美的手帕,手帕一角繡著神秘紋路,似是某種暗記。蘇御受命查案,牽出侍郎府內諸多腌臢事,妻妾爭寵、幕僚謀私,眾人皆有嫌疑,卻又證據不足。隨著調查深入,又有多起相似命案在權貴之家發生,死
歷史 連載 19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