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宋王朝皇室宗親 (第2/3頁)
愛吃排骨雞翅的葉神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言非虛,元朝皇室的確後繼無人矣。正因如此,起初我尋覓皇室宗親以承大統之時,亦深感困惑與迷茫。”
在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鄭重地將其尚存的三兄弟的後裔一一明確為皇族,統統歸屬於皇族宗室之列。
趙匡胤親自提筆書寫御書,精心編寫了三派“玉牒”,這便是宋皇族那至關重要的族譜。不僅如此,他還親自煞費苦心地制定了三派各自的十四個飽含深意的昭穆字,以此作為排輩的依據。與此同時,趙匡胤更是立下了一道影響深遠的遺囑:“我族無親疏,世世為緦麻。”
趙匡胤所制定的宋宗室三派的十四字昭穆具體如下:
太祖派:“德惟守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次古光。”
靜逸師太輕輕捋了捋思緒,緩聲說道:“事實上,宋朝悠悠三百一十九年的漫長歲月,或許是由於在位的時間太過長久,皇室子孫可謂數不勝數,然而真正的嫡系皇族卻反倒並不怎麼興旺。”
在北宋的初期,宋太祖趙匡胤過早地離世,他的幾個兒子在那時都還年紀尚輕,根本不具備繼承王位的條件,於是北宋的皇位便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的手中。
趙光義死後,並未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將皇位傳給趙匡胤的子孫,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故而在北宋期間,皇帝的寶座始終牢牢地掌握在趙光義這一脈的手裡。所以,北宋真正意義上的皇室宗親應當算作趙光義的後代。
誰能料到,北宋末年,由於金國如兇猛的洪水般攻破了都城開封,趙光義這一脈的後裔,近乎都被金軍如抓小雞般抓去做了俘虜,這便是令人痛心疾首的靖康之恥。
唯一遺留下來的皇室直系僅有宋高宗趙構,他與部分大臣倉皇逃往臨安,也就是如今的杭州,並在那裡稱帝,這便開啟了南宋的篇章。
然而,趙構卻不幸地遭受了創傷,竟然失去了生育能力。於是,趙構只得從趙匡胤一脈的子孫當中精心挑選了兩個孩子,將他們收為自己的養子。
就這樣,宋朝的皇位,奇蹟般地回到了趙匡胤一脈的手中。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便是這兩個養子之一。自宋孝宗趙昚之後,南宋真正的皇室宗親自然應該算作趙匡胤的後代了。
宋孝宗趙昚擁有四個兒子,唯有老三頑強地活了下來,併成功繼承了皇位,這便是宋光宗趙敦。
宋光宗有兩個兒子,次子得以即位,他就是宋寧宗趙擴,他與那威震天下的成吉思汗竟是同一代人。
宋寧宗趙擴共有九個兒子,可令人嘆息的是,他們全部過早夭折!無奈之下,只能再次從宗室當中,去挑選養子。第一個養子趙詢當了好多年的太子,無後且不幸死在了宋寧宗趙擴之前。
宋寧宗趙擴不得不收了第二個養子趙竑。結果沒多久,宋寧宗便與世長辭,權臣史彌遠竟直接廢了這個趙竑,擅自改立另一位趙氏後人趙昀為皇帝,這便是宋理宗趙昀。
此時,大宋的皇室宗親或許又發生了變化,但與後來所發生的種種相比,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宋理宗趙昀在位期間,南宋與蒙古帝國聯合剿滅了金國,然而這卻如同養虎為患,最終也葬送了南宋自身。蒙古後來對南宋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宰相賈似道竟以宋理宗的名義向蒙古稱臣,並將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完全割讓給了蒙古。
宋理宗趙昀有三個兒子,無一例外,全部早夭。他只能從自己親弟弟那裡過繼一個孩子,這便是宋度宗趙禥,南宋的歷史也由此進入了倒計時。
宋度宗趙禥即位之後,整日荒淫無度,朝政大權完全被那奸相賈似道牢牢把控在手中。
此時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