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肉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雖聽的一頭霧水,不過卻覺得很精彩。
他接著說道:“這裡的原石品相很一般,都是大場口挑剩下的。過幾天,我帶你去翡翠大場口,認識一下好貨。”
一年當中,花風影帶我陸續去了莫西沙、莫灣基、木那……各大場口,原石摸了不下幾萬個。我也漸漸找到了感覺。什麼場口出什麼貨、各個場口的原石特徵、價位、起貨率、種水……我已瞭然於胸。
後來在花風影的資助下,我也下手了幾塊原石,一年下來賺了一千多萬。那一年,是我第一次收穫頗豐的一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賺錢。
錢是什麼——不過是有了種根,澆水施肥後就會枝繁葉茂打下種子的生物。
賺錢——不過是種下種子,精心呵護待其枝繁葉茂開花、授粉、結種、收穫再種下……再收穫的農民遊戲。
過了幾年,花風影結束了古玩城的生意回山鬼洞修煉了。我單獨開了一家古玩店,並涉獵了青銅器的生意。
在古玩圈朋友的介紹下,我結識了圈內知名的青銅器大佬——張震宇。他痴迷青銅器,說是打小就喜歡。擅長各種青銅器的鑑別斷代,精通青銅器修復。無論腐蝕多嚴重、多碎裂的青銅器在他手裡都能恢復原貌。青銅器圈送了他一個外號“青銅張”。他不是科班出身,自幼家貧,也只有小學文化。他屬於野路子,自學成才。
圈裡人給我講了一個他的小故事:
某天,考古所的青銅器老專家吳樹森找到他,拿給了他一件西周青銅酒壺。由於年代久遠,這個壺腐蝕嚴重,蓋子已被表面厚厚的腐蝕層鏽死。吳樹森團隊的技術員用盡了業內所有的常規方法,都無法安全的將壺蓋開啟。
於是吳樹森找到了他,想問問他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希望他能攻堅這個難題。他拿到這個壺,看了看,接下了這活兒。他在吳樹森團隊的實驗室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先給這個壺做了繁雜工藝的除鏽,然後他開始嘗試開啟這個壺。
當他拿起壺時,卻聽到了裡面有聲響。當即懷疑裡面可能還有一個壺。他遂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吳樹森。
吳樹森聽完後說道:“不可能的,我們之前給它做過了多次掃描,多名專家聯合又做了多次嚴謹的科學研究,從沒提出過這個問題。”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我幾乎敢肯定。”
“那——好吧——不過你有方法處理嗎?”
“我試試吧!”
歷時三個月,當著眾青銅器專家的面,他開啟了那個壺——兩個,是一大一小的套壺。自此,他在青銅器圈打響了名頭,聲名鵲起。
我跟他有些青銅器上的生意往來,再加上仰慕他的業務技能,一來二去熟絡了起來。有一天,他帶我去參加了一場青銅器專場拍賣會。
而就是這場拍賣會,又將我的心靈拉回了那個“前世今生”的死亡漩渦。
拍賣會快要結束時,張震宇拍得了一個他心儀已久的西周青銅簋。簋是古代一種盛食器,用來盛放煮熟的飯食,相當於現在的碗,多與鼎搭配使用。簋流行的時間很長,從商到東周一直沿用。
這個簋確實很好看——敞口束頸,雙耳對稱。微鼓的腹下是安穩的圈足,耳的正面各有一隻怒目暴突的饕餮,吃的意念不言自明。雙耳間配置了兩個對稱的獸頭,兇悍之風更為濃烈;獸頭兩側,是幾組回首顧盼的夔獸,闊嘴短身;腹部正中,則是由雲雷紋構成的菱形格,點綴其間的乳釘,使這細密的幾何紋也充滿了勃勃的野性。簋通體畫面極具動感,顯示出了戰國時期周人的虎虎生氣,精湛的鑄造技藝又述說著已逝的三千年前的輝煌。怪不得他對這簋寤寐求之,重金購得。
本來拍到了東西就要走的,也不知道是他拍到了心儀的東西太開心還是什麼鬼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