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執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荀知也哆哆嗦嗦的睡了一夜,這裡是真的冷啊。
不過也不影響她第二天早起。
小花就像她的鬧鐘一樣,到點就來叫她。
時間還早,荀知也不急不忙的揹著揹簍去地裡摘了幾把馬蘭頭。
經過村外的小河邊,看到有點早發的水蕨菜,不過不多,摘了三把。
就著河水把馬蘭頭也一起洗乾淨,用幹稻杆一把一把的紮好,整齊的碼放在揹簍裡。
直接揹著揹簍就往集市上走。
荀家村到集市有5裡地,五歲的小孩揹著這麼重的揹簍怎麼也要走上一個小時。
路上陸陸續續看到有人騎著腳踏車,但很少。大部分都是走路的。
大家對於一個小孩子一個人揹著揹簍去趕集,也不奇怪 。
事實上這樣的還不少。山裡的孩子會走路開始就能自己上山找山貨去賣。
人們最多會伸頭去看一下荀知也揹簍裡的是什麼。
看到一揹簍的野菜,也都撇撇嘴。心想;還是個小孩子,野菜要是能賣出去,還輪得到她嗎?
荀知也沒管別人怎麼想,只自己埋頭趕路。
野菜確實沒有人買,想吃自己上山上去摘就好了。
不過桃花溝鄉有十幾個村,上千戶人口。
以前大家都沒有那個意識讓孩子們去讀書。
山裡落後,對於養育孩子沒有什麼責任心,能有口飯吃,不餓死就行。
最多到村裡的村學認幾個字就好了。
這幾年隨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的展開,逐漸的有人家開始把孩子往政府開的學校送了。
不過山裡封閉,資訊傳得不快,實行起來也不是那麼積極。
為了讓家長積極把孩子送到學校,各個學校都開始給成績好的學生設立獎品,聽說今年開始還加了獎金。
第一名10塊,第二名8塊,第三名5塊。
還有其它獎品,本子和筆什麼的。於是各村裡都開始積極的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鄉里開始只有一間小學一間中學的,現在已經有6間小學了。
鄉鎮府就有一所中心小學和一所中學。那裡的老師都是別的地方分配過來的。
他們沒辦法自己種地,只能吃學校食堂或者買菜。
荀知也就打算把野菜賣給他們。
走了一個多小時荀知也終於走到了鄉集,時間還早,正是開集的時候。
中學校門口出來穿過一條小巷就是集市了。
荀知也就在巷口那裡把揹簍放下,揹簍底下都是馬蘭頭,她就把一把水蕨菜和一把馬蘭頭還有昨天撿的5個野雞蛋放在揹簍的上面。別人一眼就能看到自己賣的是什麼。
這裡是學校老師去集市的必經之路,荀知也很快就看到一個長的很漂亮穿得也很時髦的女人提著個菜籃子走了過來。
荀知也猜想這個老師不是教英語就是教音樂或者美術的,那氣質就跟周邊的環境形成了明顯的割裂感。
等那個老師走近時,荀知也輕聲問道:“老師要野菜野雞蛋嗎?”
那個女老師停下來看了一眼荀知也,又看了一眼周圍,笑著問:“小妹妹,就你一個人在賣菜嗎?你家大人呢?”
“他們在家下地幹活,就我自己一個人來的。”荀知也回答道。
“就你一個人啊,你多大了?認得錢嗎?”女老師好笑的看著眼前這個一本正經的小孩。
“都認得的,老師,你買點嗎?這野菜早上我才摘的,雞蛋是野雞蛋呢,有營養得很。”荀知也把一把馬蘭頭拿起來遞到她面前。
女老師接過來看了一下,又把雞蛋拿起來看了看問:“你這怎麼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