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1/2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看來,這些主張是荒唐可笑的;但當時那些有識之士卻把它當作聖經。《斯克內克塔迪明星報》爭辯說:&ldo;如果聯邦政府救濟饑民,這就會開一個危險的先例&rdo;,因為這將象英國的失業救濟法一樣,有使工人不想幹括的危險。美國總商會會長賽拉斯&iddot;斯特明說:&ldo;要是國會透過失業救濟法的話,國家就一定走下坡路。&rdo;人人都知道英國是怎麼變得精神萎靡的,因為《美國雜誌》已報導過,在英國,那些把小酒店擠滿的醉漢,都是靠失業救濟金過活的。亨利&iddot;福特宣稱,實行失業保險只會使更多的人失業,人們認為這話完全正確。《幸福》月刊聰明無比的編者說,如果讓非經濟性因素侵入自由市場,自由市場的良好作用就會被破壞,所以工商界人士不要以為自己應對社會負什麼責任。沃爾特&iddot;李普曼主張政府採取必要的行動,可是連他也堅持說,款項應由各州立法機關籌措,而不應由國會撥給。
卡爾文&iddot;柯立芝曾經說過,美國是一個搞實業的國家,所以需要一個為實業界服務的政府。他還進一步指出:&ldo;建一座工廠就是蓋一座聖殿,在工廠幹活就是在那裡做禮拜。&rdo;在共和黨執政的二十年代,辦實業不只是賺錢的手段,它還成了教育界、出版界、乃至宗教界所崇拜的物件。這一類的虔誠的祟拜者都在讀著布魯斯&iddot;巴頓那本關於耶穌基督的暢銷書,書名叫《不為人所瞭解的人》。書中有許多妙論,其中之一是:如果耶穌在世,他也會到廣告社去當會計主任。那些自小聽過收師說耶穌出身於木工家庭的人,會覺得這種說法是很驚人的。
時世越艱難,胡佛對實業界的信心就越足。他削減了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因而在改府極端需要增加歲入的時候卻縮減了稅源。他任命芝加哥銀行家查爾斯&iddot;g道斯為復興金觸公司的總經理,道斯就從公司裡拿出九千萬元借給自己的銀行。不過全國性難關還是過不了,總統只得請梅隆出主意。梅隆是一個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主張自由競爭,對於競爭失敗的人不給任何幫助】,所以他回答說:&ldo;凡是破了產的,不管它是工會,是股份公司,是農場,是地產公司,一律要清算它的財產。&rdo;正如加爾佈雷思後來寫的那樣,看來幾乎每個被胡佛請來提意見的人都&ldo;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傳統的聰明辦法,提出不少把事情搞得更糟的建議來。&rdo;
多年以後,理察&iddot;尼克森得出結論說,&ldo;胡佛是不幸的,他那個總統做得不得其時。&rdo;沒有疑向,胡佛是竭盡全力去尋求解決辦法的。他每天工作十八小時,有遠見地提出緩收各國戰債,甚至削減了自己的薪金。他覺得前途還是大有希望的。他以為,他那所謂&ldo;不屈不撓的個人自由主義&rdo;最後還是會得勝的。
總統反覆說明,教濟窮人必須靠私人捐款和地方政府或州政府自己籌款。當然,在紐約州長富蘭克林&iddot;羅斯福創設公共福利部之前,哪一個州都不曾有過這麼一個部門;不過後來各州都不得不照樣做了。但是這時胡佛總統還堅定地說,美國政府決不僅僅為了表示自己在&ldo;想辦法&rdo;,就搞什麼不負責任的試驗。1932年5月20日,他寫信給一位提倡舉辦公共工程的人說:美國不可能&ldo;靠亂花錢得到繁榮&rdo;。民主黨佔多數的國會透過了一項二十億元的救濟法案,胡佛把它否決了,並且發表一篇措辭嚴厲的諮文,稱之為&ldo;空前未有地濫用國家鉅款&rdo;的議案。他補充說,&ldo;我們的國家不是以分肥自利為基礎的,我國成為偉大的國家,也不是靠政治上互相捧場、討好得來的。&rdo;
大約在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