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是浚縣一農村長大的,在十一二歲時父親得了關節炎,左膝關節腫的厲害,很是痛苦,奶奶那時也得了心包炎,當時去縣城就醫很不方便,在縣裡上班的叔父就經常從縣上請大夫到家裡,給我父親和奶奶看病。那位大夫的音容笑貌就刻在了我的腦海中,形象無比的偉大,當時就立志要上醫科大學,做個醫生。”
“於是本來挺調皮的我一下子就靜了下來,開始專心的學習。1990年我17歲時考上了河南醫科大學,但由於分考的分數低,只能上大專,但還非常開心的來到了鄭州,理想終於可以實現了!”
“有意思的是,我在學習之餘,就經常會去河南醫科大學一附院、就是現在的鄭州大學一附院逛逛,看到那個那麼大那麼好的醫院,不知怎麼就產生了要建一家醫院的想法,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在實習時,我對中醫又產生了興趣,和一位老中醫成了忘年交,他除了專心輔導我外,還給了我幾個他的祖傳秘方,效果都非常好,不知怎的又產生了要建一家藥廠的想法。建一家醫院和一家藥廠的想法就在心裡生了根,當時就確定那是自己今生一定要去實現的理想。”
“1993年畢業後,本來我分配到了第二附屬醫院,但為了實現自己要建一家醫院和一家藥廠的理想,決然的回到了家鄉的縣中醫院去上班,每天都努力的學習各種臨床知識和中西醫療法。”
“1996年和前妻結了婚,她是我在初中時就暗戀的女孩。當時認為創業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人多力量大,就違反政策生了三孩子。現在想想,我所有的想法真是幼稚啊。”肖嶽不由得又長嘆一聲。
“但在工作了八九年後,認識到了,我再怎麼努力都是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於是就辭去工作,去了上海的長海醫院學習,因為那裡有和幾個秘方所適應病種的研究中心。第二年還考上了第二軍醫大的研究生,可惜的是由於生了三個孩子,政審沒有透過,名額被取消了。但得到了研究中心主任和幾位老師的認可,我就留在了研究中心。然後就在上海、廣州、濟南、平頂山、洛陽的軍隊醫院學習研究了十年。”
“在39歲時,知道那樣仍然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想到了創業,2012年在鄭州註冊了一家醫療裝置租賃公司,2013年在北京開辦了一家醫療投資公司,2015年在新鄉成立了一家藥品耗材的供應鏈平臺、在老家建了藥品耗材倉庫。”
“整個平臺其實做很好,只是我這人心太急了,老想趕快掙大錢。在17年,就和北京一個老闆在湖南中標了一個健康ppp專案,總投資20.58個億,建一家1200張床位的醫院和2000張的養老院。我被董事會任命為法人、總經理後,就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其中,誰知北京的老闆資金鍊突然斷裂,我做為法人、總經理就惹了一身的官司,直至公司破產,把鄭州、平頂山、老家的房子和車都賣了還賬,現在還欠人家一百八十多萬。同時婚姻也走到了盡頭,去年生日那天離了婚,我淨身出了戶,第二天我是來鄭州市人才市場是找工作的,找了個分揀員的工作後,就看到你的飯店了。然後的你都知道了。”
“你前妻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問道。
“她心地善良,總體上是個家庭主婦。我們是一個村的,但我是在初中才認識她的,高中也是同學。她也有一米七的個頭兒,年輕時非常漂亮,我工作後,她正好在醫院旁邊的棉紡廠上班。她帶一個同事到醫院看病才又相見的,我就追她,談了兩年多才結婚,從懷孕後她就沒上班,直到19年我開始打官司時,她才去工作,從那時起,就是她掙錢養著三個孩子。唉,她更難啊!”
“三個孩子呢?”楊琳又問。
“大姑娘24歲,在南京讀研究生,二姑娘21歲在廣州讀大三,兒子18歲在焦作讀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