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姚珩vs沈毓(3) (第1/2頁)
瑾和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珺訝然,是非纏身之人,卻毫不受影響者,實在少見。
但此時不是說閒話的時候,他也很好奇,姚珩能有什麼好法子,道:“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來。”
姚珩道:“從前重農抑商,是因江山不穩,且民以食為天,只有糧草充足,三軍才強悍,可如今四方安定,富國便要放在首位。”
“微臣以為,將從前官商壟斷行業,逐步下放為私商,此為首要,這樣,從商者才能多樣化,從而促進國力壯大。”
“第二,為避免百姓盲目從商,導致糧草短缺,可制定一套專門律法,從商者,每隔一年,便要回歸田地,防止勞動力流失。”
聞言,趙珺有些疑惑,道:“可若是從商,定要四處奔波,若人今年在京城,來年在番禺,再來年去了北地,又該如何保證他們迴歸農產?”
姚珩道:“這一點,微臣也有計策,百姓若想從商,須向官府申領文書,作為從商唯一證明。”
“且只要在華夏國土,文書便每年都要去送官府核驗蓋章,對於逾期未審驗的,可酌情制定出一系列賞罰制度。”
“其三,減免農戶賦稅,鼓勵從農,若百姓家家有餘糧,自然不必冒險棄農從商,來去奔波。”
“這般,“抑商”、“惠商”並存,既鼓勵百姓從商,富國富民,又不怕百姓盲目棄農從商,造成糧草短缺,如此循序漸進,新政推行,指日可待。”
趙珺聽了姚珩的話,思慮良久,才堪堪道:“朕早聽聞,姚卿身懷大才,今日,總算是見識到了。”
“朕今日,就將此事全權交由你,今年秋闈後,便從中榜學子中挑出幾人為你所用,你儘管放開手腳。”
朝中那些老油條,不添亂都要阿彌陀佛,自是指望不上,秋闈在即,不如從新人中挑選培養來的快。
姚珩面色一正,跪拜道:“臣,遵旨。”
至此,新政推行一事,便全部落在姚珩身上。
朝中大臣從未像現在一般團結一致,見了姚珩,紛紛躲著走,也不知他對著聖上施了什麼迷魂術,竟將天子哄得團團轉。
近幾日,他們不少人都上奏彈劾姚珩私生活不檢點,聖上卻像沒這回事,奏章一封封呈上去,又一封封石沉大海。
眾臣無奈,只能私底下對著姚珩冷嘲熱諷。
姚珩卻是不在乎那些個虛名的,姚老夫人如今跟著侯爺夫婦在璃城養老,他在京中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再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是以那些閒話於他而言,不過是耳旁一陣清風,刮過就罷了。
倒是沈譽,聽那些人傳的實在難聽,忍不住同那些人嚷了幾回。
姚珩聽聞這件事,猶豫再三,還是下帖拜訪,見了人道:“沈姑娘有經商天分在身上,如今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候,莫要為旁人的事耽誤自己。”
富不與官鬥,朝中那些反對新政推行的官員,哪個都不是好惹的。
他倒是無所謂,沈譽一個弱女子,若因為自己得罪了旁人,惹上麻煩,實在不值當。
“旁人的事?誰的事?”
沈譽直直看過來,有些氣惱道:“姚珩,你莫不是以為,這麼久了,我還對你念念不忘?”
真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她一個女子,三番五次同別人衝突為了什麼?正主卻在這說她多管閒事?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沈姑娘誤會了,在下不是那個意思。”
“哪個意思?”
沈譽神色冷淡,道:“我就是見不得旁人誹謗忠臣,不單是為了姚珩你,就算是張珩、王珩、李珩,該說的,我也會說!”
姚珩神色一滯:“你這又是何苦?”
沈毓不願再看他這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