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頁 (第2/2頁)
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醫三十年才有可能積累足夠的經驗,厚積薄發成為神醫。但是,才剛剛進入了事業巔峰,壽命就走到盡頭,不能進一步發展了。
沒有辦法,雖然肖圖白令特區的醫學專家們不斷研究,最佳化中醫教育,將醫生們能夠更快更好的的出師。但是,醫學無論如何最佳化,中醫、西醫,隨便什麼醫學,大家學的理論差不多,醫術的水平高低,都取決於個人的經驗和天賦。醫學天賦,沒法子決定。能決定的,僅是給予醫生更更多實習、歷練的機會。
用顯微鏡去普及衛生知識的附帶效應,是非常強烈的。除了百姓們由於觀看顯微鏡而眼見為實後,震驚於自然界的微生物,從而養成了講究衛生的好習慣之外。
天津的一些文化人,對於自然科學的好奇心,開始勾起了!
不斷有人求購&ldo;顯微鏡&rdo;,準備拿回家,研究一下哪些微小的蟲子,效仿先賢去&ldo;格物&rdo;。
格物,在中國古代,也是一小撮的文人雅士的愛好之一。但是不像詩詞書法字畫音樂之類的愛好那麼普及。
但是,歷朝歷代總有閒著無聊的無聊的人,格一格物,然後,宣佈自己的發現,寫入筆記中……
有好奇心的文人,永遠不缺!
像宋朝的《夢溪筆談》,是典型的儒家文人,對於自然科學現象、生產技術各方面皆是進行了一些記載研究。
文人們格一格物,也好!哪怕大多數人是一時心血來潮,說不準,卻有某個人靈感大發,有了重大的發現和突破。
西方的文藝復興之成功,恐怕就在於讓大量西方知識分子,將興趣愛好轉移到科學研究方向去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