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生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923年,即同光元年甲子日,李存勖的車駕浩浩蕩蕩地從汴州出發,踏上了前往西京(長安)的征程。經過一段時間的行進,終於在十二月庚午日(初一)這一天,車駕抵達了西京。當天,有關部門早已從石橋準備好了盛大的儀仗和法物(皇家禮器和儀仗),以迎接李存勖的駕臨。李存勖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進入皇宮大內,開始了他在西京的統治生涯。
辛未日,由於百官剛到西京,李存勖體恤下屬,特此下詔放三天假,百官不用朝參(上朝參見李存勖),可以稍作休息,調整狀態。壬申日,李存勖開始著手對官員進行任命和調整。他任命租庸使(負責財政稅收的官員)、刑部侍郎、太清宮副使張憲為檢校吏部尚書,並充任北京(太原)副留守、知留守事、太原尹。
隨後,李存勖下詔,改在來年二月一日舉行郊禮(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儀式)。這一決定體現了李存勖對天地神靈的敬畏和對國家大事的重視。戊寅日,李存勖又下了一道詔書,命令德勝寨、莘縣、楊劉口、通津鎮、胡柳陂等地,這些都是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應派遣專人收殮戰士的骸骨,並適量準備祭奠物品,以慰勞那些為國捐軀的亡魂。
同時,李存勖還下詔將偽梁(後梁)的永平軍大安府恢復為西京京兆府;將宋州的宣武軍改為歸德軍,汴州的開封府恢復為宣武軍,華州的感化軍改為鎮國軍,許州的匡國軍恢復為忠武軍,華州的宣義軍恢復為義成軍,陝府的鎮國軍改為保義軍,耀州的靜勝軍改為順義軍,潞州的匡義軍改為安義軍,朗州的武順軍改為武貞軍,延州改為彰武軍,鄧州改為威勝軍,晉州改為建雄軍,安州改為安遠軍。
此時,淮南的楊溥也派遣使者前來祝賀李存勖登基,稱“大吳國主書上大唐李存勖”。據《十國春秋·吳世家》記載,唐朝滅亡後,後梁來告知,開始使用詔書,但吳國並不接受。唐朝李存勖隨即改變書信格式,用敵國禮儀,稱“大唐李存勖致書於吳國主”。吳王也派遣司農卿盧蘋進獻金器二百兩、銀器三千兩、羅錦一千二百匹、龍腦香五斤、龍鳳絲織品一百件給唐朝,又派遣使者張景回訪,言辭禮儀如同箋表(書信)。
己卯日,李存勖下詔禁止屠宰牛馬,這一舉措體現了李存勖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庚辰日,御史臺上奏說,請求實行本朝的律令格式,但現在訪查得知只有定州有本朝的法書(法律書籍)。李存勖聞言,立即下令定州抄寫副本進獻,以便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本朝的律令格式。
辛巳日,李存勖下詔將安義軍節度使李繼韜貶為登州長史,不久又在天津橋下將其斬首。原來,李繼韜再次謀反,李存勖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統一,不得不痛下殺手。
甲申日,淮南的楊溥和奚族首領李紹威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貢,這一舉措體現了他們對李存勖的尊敬和對中原王朝的臣服。乙酉日,李存勖又任命了一系列官員:翰林學士承旨盧質暫時負責汴州軍府事務;禮部尚書崔沂為尚書左丞、判吏部尚書銓事(負責官員選拔);兵部侍郎崔協為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充集賢殿學士、判院事盧文紀為尚書兵部侍郎,依然充任集賢殿學士、判院事。
丁亥日,澤州刺史董璋上奏說,潞州發生軍變,李繼達領兵出城後自刎而死,節度副使李繼珂已經安撫了軍城。李存勖聞言,立即下詔對李繼珂進行表彰和獎勵,以鼓勵他繼續為國家的穩定和統一做出貢獻。己丑日,有關部門上奏說,在上辛日(古代祭祀天地的日子)祈谷於上帝時,請奉高祖神堯李存勖配享;在孟夏(四月)舉行雩祀(求雨祭祀)時,請奉太宗文李存勖配享;在季秋(九月)大享於明堂時,請奉太祖武李存勖配享;在冬至日祀圜丘(祭天)時,請奉獻祖文李存勖配享;在孟冬(十月)祭神州地只(地神)時,請奉懿祖昭聖李存勖配享。李存勖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