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不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在隋唐時期,春節就已經基本成型,不同的是後世從臘月開始稱之為春節。 而隋唐時期則是大多以正月的第一天(正旦),作為春節的開始。 在這一天裡,皇帝會在宮中舉辦大型的豪華宴會,來犒勞為朝廷辛苦了一年的大臣。 百姓家中也會在這一天焚香祭祖,並由小輩向自己的長輩進獻椒酒,以示長幼尊卑有序,家庭和睦圓滿,欣欣向榮! 楊英當然也不能例外,早在半月前禮部尚書李綱就跟楊英提起了正旦宴請百官的事情。 這段時間,楊英不僅關停了已經投入生產的工坊,讓普通的工人回家能過個好年。 那些核心技術人員,當然不能放他們離開,不過都列入正旦宴請的名單裡。 楊英想的是既然不能讓他們回家過年,那就在朝廷好好過個年,不能害了人家的心。 在李綱的建議下,楊英決定午時在江華宮前廣場上舉行一場豪華宴會,待入夜之後,在燃放煙花給宴會增添一些樂趣。 為此楊英還特意瞞著眾臣去了趟江陽的工坊,指導袁天罡如何製造煙花。 一旦大隋百姓接受了煙花,那可是又多了一條來錢的門路。 既然是宴會,那必然少了美酒。酒的釀造是很費糧食的,尤其是在古代。 因此隋唐時期基本都是禁止民間私自釀酒的,能釀酒的要不是世家門閥,要不就是朝廷指定的。 為了盡顯天子的王者風範,楊英特意讓張九鴉鑄造了三條三丈長的青龍巨龍放於臺階之上, 龍嘴和龍尾是空心連通的,為得是讓人在龍尾倒酒,龍嘴吐出。 龍嘴下面是一個容量為五十升的銅樽,用盛裝從龍嘴中吐出的酒。 整個這一套,楊英稱之為“真龍天祿”。 象徵著酒乃“天之美祿”為“真龍天子”所賜!!!!!! 真龍天祿兩丈開外一個兩丈高巨大的圓形舞臺,舞臺的中央是一個可以透過人力升降的方形小舞臺。 演出結束之後,表演歌舞的歌姬,利用舞臺升降功能,退場出場。 舞臺的周邊建了一層半米高一丈寬的同心圓臺,一些大型的樂器放置其上(比如編鐘之類的樂器),樂師則都安置在同心圓臺上。 最後,圍繞圓形舞臺,楊英還讓建造三層木質的觀眾席,以便文武百官觀看錶演。 江華宮前的如後世兩個足球場一般大的廣場,被楊英安排的滿滿當當。 原本以為民部的裴蘊和御史大夫李綱會指著鼻子數落他敗家。 沒想到楊英一提出方案,裴蘊就爽快的撥錢了,李綱也沒有屁話很多。 後來才知道,就楊英話的這點小錢,比起楊廣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對此楊英只能表示羨慕。 楊英看著自己的傑作,心裡滿滿地滿足感。 後世屁大點事都要等著別人批條的楊英,如今能毫無顧忌的燒錢,這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辰時三刻,一些低階的官員,因為住的離皇宮比較遠,早早的就來到了現場。 看著眼前的一切,並未發現有什麼特別吸引眼前的物件, 如果硬要說,也就是江華宮前的那三丈長的青銅巨龍,活靈活現,表情中略帶點威嚴,讓人眼前一亮。 了無興趣的官員知道自己也不可能坐在前排,於是遠遠地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這次的座位安排楊英想打破一下傳統,不按照官秩進行分配,任由官員自己選擇。 當然也少不了一些王公貴族的專用坐席。 因為晚上有煙花表演,楊英還特意下旨,宮城大門開啟,允許百姓進入宴會現場觀禮,以示與民同樂! 巳時二刻,官員們陸續來到現場。 知道可以不按照官秩隨意選坐,不少相熟的官員三三兩兩地邀坐在一起交頭接耳,時不時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當百姓得知晚上可以進到宮城中,觀看煙花表演時。 百姓雖然不知道煙花是何物,在湊熱鬧的心思趨勢下,一個個也決定晚上到宮城中見識一番, 日後,若是老了,也能在兒孫面前大肆吹噓一番。 隨著江華宮門前的十面大鼓被同時敲響,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正旦的新年宴會正式開始, 悠揚的音樂響起,一群衣衫襤褸的歌姬,緩緩地從舞臺中間升起。 看著一眾官員直呼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