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時代的碰撞 (第1/2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談錢好啊。
多少人為了辦事,想送禮還送不出去呢。
朱棣是誰?
北平府最有權勢的人。
朱高熾醒悟到朱棣缺錢了,打上了自己的主意,不但沒有因此氣憤,反而開心了起來。
底氣足了,腰桿直了。
拿自己錢可以,但是不能只母親出面,三兩言語把自己打發掉。
就跟送禮一樣。
至少把禮送出來去的時候,要送的明明白白,讓別人清楚自己的訴求。
朱高熾有訴求。
他的訴求就是朱棣支援自己。
朱棣皺起了眉頭。
長子的眼光令他很不愉快。
“老大。”
徐氏輕輕的喊了一聲。
朱高熾沒有回頭,仍然固執的看著朱棣。
“父王,兒子想跟父王談一談。”
“談什麼。”
朱棣臉色逐漸冷淡。
父親不高興了,在坐的子女們都感受到,哪怕是朱高煦都露出擔憂的目光。
大哥膽子何時變得這麼大了?
長女朱玉英一臉的猶豫,要不要攔住二弟,可她又不敢亂動。
“關於北平的工業發展,兒子思考了許久,有很多的想法,父親北伐的時候,兒子和娘商議過,娘雖然同意,但是還未經過父親的同意。”
古代的教育理念,講究不打不成器。
不是指對兒子隨意打罵。
而是指兒子犯了錯,應該受到嚴厲的教訓。
讓他不敢再犯同樣的錯誤,稱作經一蹶者長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後日之得。
意思是說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訓,增長一分才智
所以當父親的,要在兒子面前保持威儀。
否則就是不成體統。
子不教父子過。
當父親的無法以身作則,教導不好兒子,兒子在外面犯了錯,那不是兒子的責任,是父親沒有教好兒子。
和後世現代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
孩子的成長需要靠環境。
總之。
朱棣雖然愛家人,但是當他嚴肅起來的時候,無論子女都感到畏懼,不敢輕動。
從小調皮的朱高煦也是如此,坐得端端正正,一動不敢動。
如果是以前的朱高熾,早已嚇得話也說不出來。
但現在不同了。
朱高熾很明白朱棣現在擺出來的威嚴,目的不是為了讓子女怕自己,而是為了讓子女成才。
而朱高熾要做的,就是讓朱棣看到,長子是在認真做事,不是瞎胡鬧。
當父親認定了自己的兒子長大了,開始努力做事的時候,哪怕他心裡有些不認可,也會感到欣慰。
朱高熾要讓朱棣明白。
十四歲的長子,正在成才的路上,需要父親的支援。
想要在大明發展工業革命。
離不開燕王。
正如英國的工業革命成功,是離不開貴族加入的。
把工業革命的成功,全部安在科學家身上,甚至認為只有西方思想才能誕生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勝利,是西方思想的勝利。
這種比較簡單的認知,是沒有詳細瞭解過工業革命的發展史,只建立在後世西方強大的事物結果。
而沒有了解過十八九世界的社會行為規律。
社會運轉的規律,是不會輕易變化的。
英國的推廣專利法的目的,是英國的國王為了壟斷利潤所制定出來的。
當王權衰敗,貴族和地主階級權利日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