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第1/3頁)
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他還是決定要做這件事,也是有緣故的。
&ldo;只是想在現行律法的基礎上做一些修改,&rdo;他對越羅道,&ldo;世間之法,有特別之法,也有常法。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乃是迫不得已。然而一旦開了口,人人都冀望於此,原本的法度自然也就作廢了。若上位者不修己身,朝令夕改,則容易讓人不知所措。因而朕只是想建立長久可行的常法,傳給子孫後代。&rdo;
所以他的打算,只是在現有的框架之中儘量的調整。這樣一來,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越羅雖然不想給他潑冷水,但還是道,&ldo;想來歷朝歷代,編修典籍的時候,想的都是一個道理。只是再好的規矩,若無人執行,也就漸漸廢棄了。&rdo;
這一點李定宸顯然也想到了,他點頭道,&ldo;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將這些法律推廣開去,叫所有人都知曉。如今律法幾乎廢棄,無非是因為百姓都不知曉。若能使之深入人心,如&l;殺人償命欠債還錢&r;這般人人皆知,想來也就能長久流傳了。&rdo;
雖然很難,雖然會有很多阻礙,但他們也還有很多的時間,不是嗎?
第129章 番外三 分權之道
可能每個當皇帝的人,內心裡都想要將這江山千秋萬代的傳下去。
李定宸亦未能免俗。
但他不僅是想想,還在琢磨著自己能做點兒什麼,好讓大秦的江山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
重新立法,便是這種嘗試之一。不過這是一條漫漫長路,短時間內看不出個結果來,倒是另一件他想了很久的事,可以開始著手安排了。
縱觀整個華夏歷史,其實就是權力鬥爭的歷史。早先,秦漢以前,皇帝忌憚的物件是諸侯和藩王。因為諸侯有兵有地有糧,完全可以自立,隨時都能造反。為了收回這種權力,皇帝一邊打壓諸侯和藩王,一邊提拔自己的親信。結果就有了外戚之亂。
後來皇帝連藩王帶外戚一起警惕,就開始扶持朝臣,卻漸漸形成了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
再後來,為了壓制世家,皇帝開始扶持寒門出身的臣子。武將手握兵權容易出事,天然就會成為皇帝壓制的物件,於是由科舉而出身的人漸漸聚攏在一起,形成了士族。他們個人的力量不大,但結合起來,卻能成為能夠左右皇權的存在。而其中代表,就是相權。
不是因為宰相個人能力如何,而是因為他身後站著整個文官集團。而打壓了這一個宰相,朝臣們同樣能夠捧起另一個。
這是集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所有的智慧,逐漸推演出來的發展方向。在當前的情況下,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畢竟文官們都盯著相權,便是皇室發生了動盪,他們也更傾向於扶持傀儡皇帝而不是自己擼袖子上。
所以李定宸現在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皇權與相權,儘量在這個框架上將之最佳化,保證這一套制度能夠比較長久的流傳下去。
只要這個制度不出問題,那麼大秦的江山自然也就能安穩如初。
這是他這近十年親政生涯得出的政治經驗。如果朝堂上只有一個人的聲音,由著御座上的天子或者內閣裡的重臣是否足夠賢明來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那麼只要稍微出點岔子,就很有可能會被顛覆。
他之所以想立法,也正是出於這種考量。當一個制度不是&ldo;誰勢力大就聽誰的&rdo;而是有了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標準,出亂子的可能就小了。而分化相權,同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
似王霄那樣一手遮天,權傾朝野的情況,於個人而言或許是無上榮耀,但其實並不是好事。
而李定宸想出來的辦法非常簡單粗暴。
他將原本滿員四人,但常年只有三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