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如楊銘其實就極度缺乏做事的人,他現在手裡錢不缺,做苦力的人也不缺,缺的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
當然,這個問題主要還是教育問題。
不是說民國的教育不行,而是普及率實在是太低。
以至於連一個簡簡單單進貨工作他都必須要親自前往重慶。
當然,事實上拋開沒有人手的原因他也必須去一次,一來是合上家談一談合作,二來也是希望重慶之行逐步開啟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
畢竟這個時代的四川其實就是一個閉塞之地。
外面的戰火很難燒進來,但是與此同時也極大的阻擋了經濟、文化甚至商品的流動性,要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古話並不是空穴來風,雖然經過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努力,可是蜀道依舊南行。
所以才有了近代歷史中的張獻忠屠四川,把廣元的北大門和重慶的水路一堵跑都沒地方跑。
這一次回成都,楊銘再一次感覺到了如今局勢的變動非常大。
如果說前面一段時間各省的富商、商賈只是先頭部隊的話,那麼現在的成都就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人口集散地。
外面原本無人問津的房屋早就被一購而空,糧食漲價、田地漲價走在大街上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頭。
這樣的情況對於很多商賈來說是一場財富的盛宴,但是楊銘卻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夕的瘋狂。
西遷成都的人都是這個時代的頭部精英,就連他們都開始放棄了原本生存的土壤,那麼外邊的局勢可能已經進一步開始惡化了。
這些人走了,可是那些走不掉的人呢?
恐怕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所能預料的那樣,等死!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他們唯一能指望的唯有國家和軍隊。
可是國家和軍隊也未必靠譜
楊銘沒有坐黃包車,就這麼從商行一路步行朝家裡走去。
他想要看一看這個時代最後的繁華,他想做點什麼,卻又發現自己無能為力。
正如他和姜舒雲所說的那樣,他其實也是在求存,區別是他現在獲得了一些主動,知道一些將來即將發生的事情。
可是時代的洪流滾滾如潮,卻並不是一兩個人或者個人能夠改變的。
大勢之下,個體的力量一個浪頭打來,一切皆為飛灰。
他現在能做的,也只有保護好他自己和家人,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