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進退維谷 (第2/3頁)
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點。”
“步度,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步迦可汗目光看向這個名叫步度的家族子弟。
“現在和隋朝講和,實在太早了。”阿史那步度強調了一下,才說道:“就如第二可汗所說,隋朝需要我們牽制染干,但我們既然來了,也應該攻下大同城,乃至於整個甘州,以此證明我們實力尤在,如此方能在和談中佔據一點點主動。此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藉助戰爭削弱鐵勒,以減輕我們日後的壓力。”
“如果攻不了大同城呢?”步迦可汗又問道。
“那就像第二可汗所說那般,向隋朝求和認錯。”
“有必要這樣嗎?”
“很有必要。”阿史那步度說道:“畢竟隋朝只需要再派上兩三支像楊集這樣的軍隊,就能使我們元氣大傷。但是對隋朝來說,就算這幾支軍隊全部折在草原之上,他們也損失的起,可是我們卻損失不起。”
人口對突厥實在太寶貴了,這也是步迦可汗當初處心積慮,不戰而拿下阿波可汗統治的大湖區的原因所在。如果隋朝繼續採用楊集這種不要臉的打法,那麼他們只能放棄金山東部地區,跑去金山以西的西突厥了。
“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就擺我們面前。”第二可汗說道:“如今大湖區慘遭楊集血洗,我們若是退了回去,不僅要和鮮卑等叛徒做戰,還要和薛延陀作戰,勇士們無法放牧,我們怎麼度過這個冬天?”
“我們跟隋朝和解以來,可以和他們貿易往來。”阿史那步度躬身說道:“以往我們去搶隋朝邊境,是因為我們突厥人的生活之地十分惡劣,空有廣袤大地,但卻一直處於物資匱乏的窘境。如果我們不搶中原的話,每年都會有無數人凍死、餓死在自己的帳篷裡。所以我們必須搶中原人的物資來補充自己;所以我認為我們不是天生的強盜土匪,去劫掠中原,更多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染干現在既然不爭,也不搶,卻可以透過和隋朝貿易往來變得壯大,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學他這樣。”
阿史那步度話音剛落下,一個健碩的漢子就‘騰’的站起了來,大聲怒斥道:“步度,我們先祖南征北戰,這才打下浩瀚的無垠的突厥汗國!我們先祖靠得是什麼?靠的是能征善戰、強悍兇殘的勇士以武力去征服各個部落。如果我們以後不去搶奪,反而和隋朝討價還價養家餬口,那隻會磨滅我們子民的血性,讓一頭頭狼變得一隻只軟弱的綿羊!”
“我們阿史那子弟的確是狼神子孫,的確是應該尊崇狼的法則,但是這和我的提議並不衝突!”阿史那步度說道:“況且我們現在的很多好規矩,都是先祖們從中原人那裡辛辛苦苦學來的,但是先祖掌控下的突厥並沒有因為使用中原的規矩而變弱,反而因為這些好規矩的存在,使先祖們取得了滅柔然、伏契丹、並契骨、臣服西域諸國的輝煌。由此可見,你們眼中的綿羊之法相當好、相當符合我們突厥。反觀這些年,我們奉行狼的法則,卻被隋朝打得支離破碎,如此巨大對比,諸位難道沒有一點感觸嗎?”
步迦可汗沉思半晌,點頭道:“嗯,你說得很有道理,那你給我說說染干與隋朝貿易往來的好處是什麼?”
“是大可汗。”阿史那步度行禮看了步迦可汗一眼,朗聲說道:“染干不用勞師動眾,就可以用牛羊、馬匹、皮料和隋朝換到想要的糧食、鹽、鍋、藥村、絲綢布匹等物,從而使他的子民過上富足的生活,正是得益於此,他不需要打仗的部落才能步步壯大。而我們在仁壽二年那年,動用了十幾萬人去搶染干,得到的東西不夠十萬人馬花銷,到了後面還被隋軍追著殺了好幾萬人,所以這種以劫掠為生的生存方式不能長久、不划算,也是我們走向衰弱的原因所在。如果我們也像染干那樣和隋朝貿易,不僅輕易得到物資,還能減輕子民壓力,最終讓我們在和平中繁衍、壯大,與此同時,我們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