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佛門首敵是楊集 (第3/4頁)
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貴,衣紋皺摺線條流暢、極富節奏變化。每一個佛教典籍裡的佛陀故事皆以圖畫來描述,一幅接著一幅,彷彿就是連環畫一般。
楊集看著這些,不禁長嘆一聲,忍不住說道:“儒、道、佛都是文明體系中的一員,只是佛教實在太奢靡了,光是看著這些建築物和壁畫,便不知他們花費多少信徒的身家財產。”
李密是正統的兵家子弟、儒家和法家弟子,對於佛教也有一定的鄙夷和排斥,此時聽了楊集話,便接著說道:“大王,下官看著這些建築物和壁畫,也忍不住想到了醉生夢死、爭相鬥富的石崇和王愷,石崇為了過上窮奢極欲的日子,縱兵為匪,劫掠百姓和商旅,而佛教厲害和恐怖之處,是用教義控制人心,使信徒自己乖乖奉上錢財。”
楊集說道:“這些虛假和尚的所作所為,完全有違佛家利眾利他、普世濟人的思想,堪稱是佛門之恥。”
從前方岔道走來的一名中年僧人聽了此言,不禁停下腳步。他雙手合十道:“施主所言極是,不知如何稱呼?”
楊集見他的僧衣上打滿了補丁、面有菜色,還揹著一個竹蔞,與一路上遇到的肥頭大耳的僧侶截然不同,又聽中年僧人竟然認同自己的觀點,還禮道:“在下楊集,不知大師如何稱呼?”
中年僧人露出恍然之色,說道:“原來是幫助佛門清除敗類的衛王,小僧法號道信。”
“好多僧侶視我為敵人,道信大師竟然認為我做得對,當真令我感到意外了。”楊集好奇的問道。
“佛家最重修心,主張大王剛剛說的利眾利他、普世濟人,然而許多人卻走了邪路,利用佛法當作斂財工具,小僧不欲與之為伍。原以為號稱萬寺之祖的白馬寺與眾不同,不料也是這般,著實令人失望!”道信目視楊集,誠摯的說道:“聽聞涼州佛寺因大王得以步入正途,小僧正要前往涼州求取佛法真諦。”
聽了此言,楊集便說道:“大師若是要去涼州拜訪高僧、研討佛法,最好是去張掖臨松山下的法華寺;那裡的和尚都是自給自足、一心求道的高僧,此外還有來自西方的僧侶。至於張掖城內的嘯林寺看似名氣大,實際上和白馬寺別無不同,不去也罷。”
“多謝大王指點,小僧就此別過。”道信欣然一禮,他是禪宗三祖僧璨大師的衣缽傳人,與已故的師父一樣勤勉自律、過著白天勞作晚間習禪的日子。
前天他抵達洛陽,拜訪白馬寺主持法心大師,希望與其共研佛法;法心大師也聽過道信之名,更想借助他師父的名氣來擴大白馬寺的影響力,於是打算以僧璨傳人之名辦一場聲勢浩大的法會。
可是道信既不是求財、也不是為名,他就像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書生一樣,只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大道。正愧為道不同不相為謀,當他看到白馬寺與其他寺廟無異,而法心大師更是成了追逐名利、阿諛奉承的“奸僧”,便大失所望,有了離去之心。
“大師一路保重。”楊集不知道信是史上大名鼎鼎的禪宗四世祖,不過見他的模樣,便知對方是個一心向佛的人,而對於這的虔誠者,他向來是不吝尊重的。
臨走前,道信很仔細的看了楊集和李密、宗羅睺的面相,忽然說了一番奇怪的話:“大王與兩位施主皆是有大氣運的人,大王名揚天下,自不必多言;兩位施主也是可以建不世功業的面相,只不過兩位施主的命理、宿命好像發生改變。”
“承大師吉言,謝大師!”李密和宗羅睺聽得嗤之以鼻,心想好聽的話,誰不會說?
然而楊集卻是歎為觀止,史上的李密是魏王、宗羅睺是西秦大元帥,這不是不世功業又是什麼?現在,李密和宗羅睺都不會反隋了,走上了奇奇怪怪的路線,其命理和宿命不是改變又是什麼?
其實楊集借屍還魂之前,根本不信算命、命相的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