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3/4頁)
魯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摭其文,或止取其意,又別為一曲,載之傳前,先敘前篇之義,調曰《商調》,曲名《蝶戀花》。&rdo;詞末雲&ldo;樂天曰:&l;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r;,豈獨在彼者耶!&rdo;
〔7〕董解元約金章宗時人。所撰《絃索西廂》,一名《西廂記諸宮調》。
〔8〕王實甫元大都(今北京)人。所撰雜劇今知有十四種,現存三種,以《西廂記》最著名。
〔9〕關漢卿號已齋叟,約生於十三世紀前期,死於元滅南宋之後,元大都(今北京)人。所撰雜劇今知有六十餘種,存十八種。有人認為王實甫《西廂記》只四本,第五本為關漢卿續作。此處之《續西廂記》即指《西廂記》第五本。
〔10〕李日華明吳縣(今屬江蘇)人。所撰《南西廂記》故事梗概與王實甫《西廂記》大致相同。《西廂記》為雜劇,《南西廂記》為傳奇。
〔11〕陸採(1497‐1537)原名灼,字子玄,號天池,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撰有《南西廂記》等傳奇五種。
〔12〕《竟》即《竟西廂》,實名《錦西廂》,清周恆綜撰。
《翻》,即《翻西廂》,清初研雪子撰。《後》,即《後西廂》,清石龐、薛旦、湯世瀅三人各有同名劇作。《續》,即《續西廂》,清查繼佐撰。
〔13〕李復言名諒,唐隴西(今甘肅東南)人,曾任彭城令、蘇州刺史等。所撰《續玄怪錄》,又名《續幽怪錄》,內容多為異聞軼事。
其中《妙寂尼》,記謝小娥事。
〔14〕關於明人則本之作平話,指明凌濛初所撰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
〔15〕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所撰《楚辭辨證》,二卷,內容系訂正舊注之誤。斥僧伽降伏無支祁事為俚說,見該書卷下:&ldo;如今世俗僧伽降無支祁、許遜斬蛟蜃精之類,本無稽據,而好事者遂假託撰造以實之。明理之士皆可以一笑而揮之,正不必深與辯也。&rdo;
〔16〕羅泌字長源,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所撰《路史》,四十七卷,內容主要論述我國傳說時期史事。《無支祁辯》,見該書《餘論》卷三。
〔17〕《西遊記》雜劇現存本題元吳昌齡撰,實為元末明初楊訥(字景賢)所作。六本二十四折。第一折《收孫演咒》有云:&ldo;那胡孫氣力與天齊,偷玉皇仙酒,盜老子金丹,他去那魔君中佔第一,他是驪山老母兄弟,無支祁是他姊妹。&rdo;
〔18〕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明浦江(今屬浙江)人,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他關於無支祁的論述,見所撰《宋學士全集》卷二十八《刪古嶽瀆經》。
〔19〕據董解元《絃索西廂》卷一:&ldo;比前賢樂府不中聽,在諸宮調裡卻著數。……也不是離魂倩女,也不是謁漿崔護,也不是雙漸豫章城,也不是柳毅傳書。&rdo;
〔20〕尚仲賢元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所撰雜劇今知有十一種,現存《柳毅傳書》等三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