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2/5頁)
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上提出來,既然諾曷缽已經帶人到了涼州,讓他們在長途遷徙就不合適了,乾脆就把他們遷徙到涼州南山一帶吧。
這個安置方法其實不錯,提出這個方法的是太子的死忠,於是沛王的死忠立馬站出來表示:說得容易啊,親,你是不是忘了吐蕃也在那邊啊?你把吐谷渾安置在涼州,吐蕃分分鐘就打過來滅了吐谷渾你信不信啊?人家都內附了你居然不給人家活路,你這是要丟大唐的人啊!
於是兩邊……就這麼掐了起來,是啦,雖然聖人讓李顯和東宮官員合作處理政務,但是東宮官員不是所有人都配合李賢啊,總有那麼幾個人要給李賢找不痛快的,所以太&iddot;子&iddot;黨和沛王黨該掐還是掐。
提出這個提議的人也意識到這樣做似乎不太行,於是很果斷的表示:既然這樣那就去揍吐蕃吧。
李顯站在朝上聽他們大家,在聽到他們說要打吐蕃的時候本來還以為是開玩笑,不過在大朝會上開玩笑……估計還真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膽子,於是李顯發現這些人居然是玩真的,他們不僅僅是玩真的還開始討論領兵的人選了。
臥槽,李顯簡直要被大唐這群貨簡單粗暴的風格給驚呆了,說打你們就要打啊?親,人道主義呢?國際合約呢?好吧,這年頭沒有這玩意,但是……你們這是不是太兇殘了點?因為吐蕃&ldo;可能&rdo;會弄死吐谷渾,於是就要去打人家,最讓他驚訝的是這件事兒上蹦躂的最歡的還不是武將,是一幫文臣!
唐朝的文臣比後世的軍人都兇殘,夭壽哦!而且這些人還頗通軍事,就這麼一會他們已經跟武將一唱一和的差點連行軍路線都定下來了!
李顯腦子裡突然就閃過了一句話:天涼了,讓吐蕃破產,哦不,滅亡吧。
好在朝堂之上還是有反對的人的,這個反對的人分量還不輕,當今右相,工部侍郎,前周王傅慢悠悠的站出來就說了問了一句話:&ldo;國庫空虛,糧糙從何處來?&rdo;
閻立本在心裡也想罵這些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兔崽子們了,你們這群貨嘴上說說都過癮了,文臣想要青史留名,武將想要建功立業,但是你們特麼是不是忘了大軍出征是要錢要糧的?是啦,大唐現在其實嚴格說起來不太缺錢,但是缺糧食啊,去年就鬧饑荒,今年上半年也鬧饑荒下半年還鬧水災,本來就歉收了,現在高侃和李瑾行還在外面打新羅呢啊,你們這是想雙線作戰啊?
雖然說閻立本在庶務上的能力不行,但是這樣的人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老成持重,他總是會從最穩妥的方向去思考問題,現在再興兵事是要把國家都拖垮的節奏啊。
閻立本說話是有理有據的,滿朝文武一下子就熄火了,於是安置吐谷渾的問題就這麼擱置了‐‐不知道怎麼解決了啊,放到涼州怕被吐蕃給滅了,打吐蕃又沒有足夠的後勤支撐,那把他們放到哪裡比較好呢?
實際上也不是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選,只不過太&iddot;子&iddot;黨和沛王黨在扯皮,武后黨在盡力壓制著這兩黨‐‐武后如今對這兩個兒子都有點警惕,不壓制他們不行了。所以這麼簡簡單單的一件事兒,因為朝臣們的立場不同,結果就從八月份一直拖到了九月份。
九月份的時候鄭玘忍不住了,直接上書要求將吐谷渾遷至靈州。親,再不解決天就冷了,你讓人家大冬天的連個家都沒有?小心他們分分鐘反給你看啊!
很神奇的,鄭玘的提議居然透過了,當然主要也是因為鄭玘實在是招人待見,太子覺得鄭玘要成為自己妹夫了,自然是自己這邊的,李賢最近處理政務的時候鄭玘幫了他不少忙,也覺得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