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科幻不容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吃完午飯後,會議組織者安排了一個參觀的環節,用大巴車拉著他們去大鳳壩的垃圾填埋場參觀,主要是有一個廠家有一套垃圾填埋場沼氣回收裝置,安裝在了大鳳壩的垃圾填埋場裡,想讓他們實地去看一下他這套裝置的執行效果。
到了大鳳壩垃圾填埋場,可真是讓他長見識了。
首先他發現,他在鳳義的廠實在太小了,一天也就能搞幾噸再生料。
但是人家這個填埋場,一天要搞幾百噸垃圾。
整個填埋場機器轟鳴、車來車往,但是井井有條,讓人感到非常的震撼。
當他看見推土機推著那些用塑膠袋裝著的生活垃圾往深坑裡填的時候,他突然想,街道旁邊的垃圾桶不都是標記著分類的垃圾桶嗎?可是他在這裡看到的垃圾袋怎麼沒發現有分類的垃圾袋呢?
於是他便小聲問一起來參觀的一個同行:“這裡怎麼看不出垃圾分類呢?”
對方小聲回答姜思宇說:“分類其實都是騙人的,到了垃圾場又都混合在一起埋了。”
姜思宇一聽,立刻感到非常震驚。
他心想,他平時收購的那些編織袋、塑膠瓶什麼的,難道都是拾荒的人在垃圾桶裡撿出來的嗎?
在回去的路上,他一邊開車一邊問楊大姐:“楊大姐,你說垃圾填埋場為什麼不在填埋之前進行分類呀?隨便撿出來點什麼,不都是錢嗎?”
“國營單位,誰管這些呀?”楊大姐抱怨道。
“那你說,我們能不能帶著人在垃圾填埋場裡面把可回收的料都挑選出來,大不了他們就跟垃圾填埋場分成唄。”姜思宇問楊大姐。
“嗨……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咱們也不認識人呀!垃圾填埋場不會搭理咱們的。”楊大姐嘆了口氣道。
“也是呀!”姜思宇雖然心裡覺得這個事情似乎值得再琢磨琢磨,但是嘴上先敷衍了楊大姐一句。
第二天,他便打電話給那個生產收集沼氣裝置的公司的業務員,因為對方給了他一張名片。
對方叫劉大路。
姜思宇問劉大路說,能不能幫他把垃圾填埋場的領導約出來吃飯?如果能,他可以給劉大路五千塊介紹費。
他之所以會想到用這個辦法見垃圾填埋場的領導,是因為上一次趙經理讓他去一個飯局結賬時,他在飯局上聽趙經理的一個朋友說的,現在花兩千塊就能把科級幹部約出來吃飯。如果花五千塊就能約處級幹部見面,花一萬塊就能約廳級幹部聊一會兒。
他實在是想不出來能認識垃圾填埋場領導的辦法了,於是就決定試一試這種江湖中傳說的辦法。
沒想到劉大路竟然很痛快地答應了,很快就給姜思宇回電話,說週四晚上,一起去吃飯。
姜思宇也沒食言,直接就給劉大路轉了五千塊。
他心想,垃圾填埋場的領導應該是科級幹部,按照行規他本來應該給劉大路兩千,但是為了穩妥,他決定給劉大路五千。
劉大路約出來的是垃圾填埋場的副廠長,叫孫洪元。
可能孫副廠長看姜思宇太年輕的緣故,一坐下就跟劉大路聊個不停,根本就不搭理姜思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彼此已經不陌生了,姜思宇便開始說正事了。
“孫副廠長,這次請您出來,想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姜思宇賠著笑臉說。
“什麼事?小夥子,違反八項規定的事情可不能幹呀!”孫副廠長半開玩笑地說。
姜思宇從孫副廠長的語氣裡能聽出來,姜思宇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裡。
“哈哈……孫副廠長,我上次跟著劉經理去您的廠裡,我發現咱們的很多可回收的料都直接用推土機埋了,我就想,能不能我帶著人在您填埋前,把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