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月。
在巴達維亞城外度過新年的鄭成功,在過完春節後,鄭成功決定,等各項物資籌備完成,便強行進攻稜堡,他可等不了圍城一年半載的時間。
當今天子北伐時,從濟寧打到京城都沒花一年,他打馬尼拉時,靠圍城,逼的城內的夷人受不了,突圍而出時,才將馬尼拉夷人全殲,而這次攻打巴達維亞,要是還靠圍城,鄭成功覺得面子上實在是過不去。
巴達維亞的稜堡構成,並非只是一個菱形的城牆結構,在稜堡城外,有著縱橫交錯的壕溝,而此時的壕溝早已經被引入了水源。
這些西方殖民者,在進行遠洋貿易時,一般都會在航線的重要節點,建立稜堡據點,而這些據點的位置,一般都會選在險要的地形,進行建造。
而此時城外大營中,鄭成功正和張順以及一眾部將,圍在沙盤旁,觀察著巴達維亞堡壘的地形。
城外的壕溝,對乾軍而言,雖然麻煩了些,但是這些玩意乾軍基本都見過,也經歷過,諸將對此並無畏懼之心。
而難點便是稜堡,稜堡是菱形結構,而這也意味著士兵登城時,會受到三面的火槍攻擊,攀登城牆本就困難重重,再受到三面夾擊,那恐怕登城部隊會受到嚴重的傷亡。
鄭成功本想用埋火藥的方式,炸開稜堡,但是鄭成功登上炮臺,居高臨下觀察了巴達維亞城後,他認為恐怕用火藥炸開稜堡的方式,恐怕是行不通,因為稜堡的城基太厚。
稜堡和中原傳統城池不同,它的牆不高,規模也不大,但是稜堡城矮,而又寬厚,這也意味著稜堡對實心彈的抗擊能力更強,而且稜堡外圍都是從規則的,炮彈擊打在稜堡牆上,也會因角度問題,極大的損失炮擊力量。
好在這一次,鄭成功從乾朝國內運來了大量的開花彈,而且可以居高臨下,曲射進城內,這也極大的提升了乾軍的攻堅能力。
在昭武八年,正月十七日,鄭成功下令,先行掃平巴達維亞稜堡的外圍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