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第2/2頁)
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字還沒一撇,自己先做起了美夢,首尾兩顧,鬧劇收場,只是捧紅了駱賓王。
第二次越王李貞父子,本來諸王約定起兵,時期未至,李貞的兒子琅琊王李沖先動起來了。背後意思,大概是以他爺爺李世民為榜樣。
之後諸王反應冷淡,乏於默契配合,大概也是李貞強調他太宗長子的身份,窺望大位,使得原本出於自保的單純訴求出現了撕裂。
在諸王看來,既然你想做皇帝,那就應該你先動,我們大家在後邊架秧子順風仗可以,但絕不給你賣命奪位。
在這一場鬧劇中,表現比較亮眼的反倒是高祖李淵的女兒常樂公主,一番發言激勵可謂振聾發聵。但真要說什麼巾幗不讓鬚眉,那也談不上。
常樂公主之所以那麼熱切反武,還是私仇居多。她本來是武則天的親家,女兒嫁給李顯,結果武則天將這個兒媳婦關在內侍省牢獄中生生餓死。
且最後常樂公主一家也不是死在造反的沙場上,而是被酷吏直接捂在了官邸中,最終身受極刑而死,口嗨之餘,反倒不如李貞父子敢想敢幹的果決。
想這些,只是搞清楚一個問題。
雖然同為李唐宗室,但在武后當國之後,李唐宗室就天然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武則天的血脈兒孫,一部分是其餘。
他們雙方之間,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李貞等人即便造反成功,李潼一家也討不了什麼好,大機率是給他奶奶武則天陪葬。
這一場造反之後,武則天大肆清洗李唐宗室,背後也有一個邏輯,那就是跟她沒有血緣關係或者關係不大的,大凡稍具威脅,統統幹掉,以確保即便她代唐不成,李唐國祚也只會在她的兒孫之間傳承!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