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扶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雷·斯特同樣說的很直白,哪怕美國現在再看不慣奧斯曼,但是現在德國和日本才是美國的頭號敵人。
至於和平停戰,只要美國有一天還想要有大國的想法,基本上不可能,除非達到一個各國都可以接受的情況。
然後簽署一份停戰協約,沒有戰勝國和戰敗國,只有和平。
至於能夠維持多久,那就要看第四方崛起的時機了,以及他們想要搶佔的市場份額是屬於哪家的。
只有當所有的老牌強國落敗之後,才能再添上一把新的交椅。
“世界需要和平,我們也需要和平。”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說道。
現在德國和奧斯曼雖然沒有取得完整的戰果,但是也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利益。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消化這些成果,轉化成自己國家的實力。
不然憑藉現在的情況,在內部紛亂四起的時刻,是沒有辦法全力以赴的打擊敵人的。
而且國家的韌性會嚴重的不足,一旦遭遇到一場重大的失敗,就會瞬間解體。
“我明白了,非洲地區的劃分方法不變,亞洲地區我只需要若開山脈以西的部分和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部分。”阿雷·斯特點了點頭道。
“至於中南半島和大洋洲,以及東海地區,我們一律不插手。”
“而而我們動手的時機,只能是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之後。”
說白了,大家對於各種協約是如何看待的,大家都是半斤八兩,畢竟德國和奧斯曼都是拿條約當屁紙的主。
而維持盟約最重要的永遠是共同的利益。
雖然如此一來德國想要干涉太平洋沿岸地區,那麼想要不受到奧斯曼的影響,就要繞道好望角,如此一來那麼就又多了許多的可操作空間……
所以現在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一天還存在著,那麼奧斯曼同德國之間永遠處於極度戒備狀態之下。
不然區區一個巴爾幹地區,根本就不需要駐紮如此規模的部隊,擁有100萬人控制巴爾幹地區即可讓他們翻不出任何浪花。
但是奧斯曼如果再加上其他部隊和武警(預備役)部隊,總數約在500萬左右。
而想要消除戒心,那麼必須就是讓雙方都位於同一水平之上。
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只是輕輕頷首,對於奧斯曼提出的需要德國放棄日本的話語,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
畢竟一但德日同盟依舊存在,奧斯曼就很有可能會被東西夾擊,成為下一個被淘汰的列強。
“雙方簽署盟約之後,如何出兵,何時出兵,都是需要貴我雙方進行協商的。”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笑著開口說道。
“雖然細節上還有一些問題,但是大方向上貴我兩國的利益是完全一致。”
“希望我們可以合作愉快。”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真誠的向阿雷·斯特提出了倡議。
阿雷·斯特輕輕頷首,表示認同,的確在維持世界地位上,兩國的目標是一致的。
而當初奧斯曼迫使德國放棄西伯利亞,將其交給奧斯曼,就是為了防止德日同盟的勝利會師。
從而使得奧斯曼被世界主流強國所割裂在外,逐漸脫離世界的節奏,漸漸的泯滅入普通國家行列。
有競爭才有壓力,才會獲得進步。
而在舒適的圈子裡待久了,就會越來越反感內卷,會學著享受生活,品味生活。
國家最終成為一個慢性國家,從而導致在國際競爭中的失敗。
例如後來的北歐列國,以及之前的西班牙帝國,皆是如此。
之後德國和奧斯曼又舉行了大大小小的數次會議。
美國,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