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前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事情報局(evidenzbureau)就對俄奧兩國野戰炮兵做出分析,認為俄國師、軍級野戰炮在射程和炮彈重量上已完全壓制了奧軍,並且擁有數量優勢:俄軍48門/步兵師、108門/軍對上奧軍42門/共有陸軍步兵師、92門/軍。
實際上奧地利在野戰炮上的落後完全不令人意外,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奧地利炮兵少將弗朗茨馮烏哈尤斯發明了新式制炮銅工藝後,奧匈帝國野戰火炮無一不是鋼銅複合炮管。需要指出的是,在1875年這個時間點上,青銅炮對奧軍來說擁有便宜和耐久兩大優點,且無論是本國還是外國專家都給予了烏哈尤斯設計的9fk75野戰炮好評。
奧匈炮兵還認為,根據克尼格雷茨戰役分析,火炮組員的素質比火炮本身的效能更加重要。
具體到野戰炮的裝備情況,哈布斯堡共有陸軍在1914年共有42個野戰炮兵團(fkr)理論上是應該全部列裝最新式的8fk5野戰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跟上俄軍水平,但實際列裝情況不到總數一半:每個炮兵團有兩個炮兵營,其中只有第一個炮兵營裝備了新式的5,第二個營全都在用老掉牙的9fk75炮!烏哈尤斯將軍做夢都不會想到他的炮會在陸軍裡“風靡”40年。奧地利人用普法戰爭時期的炮來打20世紀的仗,已極好的證明了該君主國虛弱不堪的經濟狀況和兩會中的政治鬧劇對軍備的影響。
魯道夫對奧匈的戰備情況無可奈何,他同樣也知道,在這種討論中,無論觀點多麼正確,有力,令人信服。都無法讓捉襟見肘的軍費多出一個克朗。向在坐的各位嘆息一聲,“火炮是陸戰之王,沒有它,再好計程車兵也打不了勝仗,唉。”
魯道夫決定重視這個問題,他雖然只是一名年輕的陸軍上尉,在帝國的總參謀部里人微言輕。可架不住他出生含著金鑰匙,自己沒有實權可認識的人,個個都是軍界,政界的大腕。自己沒有決定權,卻有建議權。
幾日之後,海濱城市的裡雅斯特(trieste)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舞會,之所以沒有選擇紙醉金迷的維也納,皆是因為這場舞會的主人是皇儲斐迪南和他的庶妻“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在維也納宮廷,他們受夠了非議。這種逃避,也釀成了嗎明年薩拉熱窩的慘劇。
因為皇儲貴賤通婚,所以他妻子得不到大公妃的頭銜和對待,在整個歐洲除了皇儲的朋友威廉二世皇帝之外,他妻子都沒有得到過皇家待遇。即使在柏林威廉二世皇帝為了能讓斐迪南大公的妻子和他們同桌就餐也花了很大的心思才得以實現。所以1914年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皇儲決心讓他的妻子得到維也納得不到的皇家待遇,所以他帶了妻子一同前往,於是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魯道夫作為皇儲的好、侄子,在宴會上不免與斐迪南走近。作為帝國的皇儲,宴會的主人,斐迪南無疑是這裡的焦點。作為為帝國境內斯拉夫人爭取權利的代表與領導者,來自內來塔尼亞和外萊塔尼亞的波蘭人,克羅埃西亞人,羅馬尼亞人,眾星拱月地環繞在皇儲身旁,熱情地攀談著。
來者多為軍方官員,談論的內容也便不免有了限制。
魯道夫裝作無意地插了一句:“我們的山野炮可是個大問題?”
在坐眾人啞口無言。
奧匈帝國落後的火炮早已是公開的問題了,在德國同胞的克虜伯鋼炮享譽全球時,帝國一半的步兵炮還在用著普法戰爭時期的鋼銅複合炮管。
而新式5青銅炮的效能,也好不到哪裡去。就如軍事情報局給總參謀部的警告一樣,5炮比俄軍同級76“普梯洛夫”野戰炮少了整整一公里的射程,射速也處下風,更不用談俄軍已在1905年的實戰中驗證過了該炮實用性,而奧軍則毫無實戰經驗。
眾人心知肚明,從千瘡百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