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這些新物質是從何而來的。其實,這叫作因緣和合。萬法都處在這樣一張因緣的網裡、相互觀待著,兩個或更多的因素組合起來,就會產生一種新的因素。比如,為何能在完全沒有紅色的物質當中產生紅色呢?為何能在毫無臭味的材料當中產生臭味呢?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無論怎樣去尋找,都無法找到答案。“它就是這樣產生的!還需要什麼證據嗎?”人們會這樣回答。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眼耳鼻舌的幻覺,佛告訴我們這一切叫作“因緣和合”。萬法雖然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的眼耳鼻舌卻能感受到,佛說這叫作“如幻如夢”。

夢是什麼呢?雖然我們在做夢時能看到、感受到夢境,但現實中卻並不存在夢中所見的一切現象,所以,夢是虛幻的。同理,我們眼耳鼻舌的所觸所及,若用種種方法去觀察,就都是不存在的,故稱宏觀的一切現象都是如夢如幻的。這不只是一個觀點,而且是一種修法,依此修行是可以證悟的,證悟之後就可以隨時控制外境,以前已講過很多例子。

這是我們討論的第一個角度:觀察因,抉擇不生。

2、從物質本體的角度去觀察,抉擇不住。中觀裡抉擇“無住”的推理方法,叫作“離一異因”,這相當重要,以前也曾講過多次。所謂的無住,是指眼睛當下所見之物是不存在的。常人認為這句話很荒唐:我們的眼睛明明看見它的存在,為什麼說不存在呢?要解釋這種疑問,同樣要區分二諦(即勝義諦和世俗諦),這點很重要。眼睛看見東西存在是世俗諦,是眼耳鼻舌的結論。所謂的“不存在”不是指眼睛沒有看到,眼睛是看到了!比如,做夢時所見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但這不是說沒有做過夢,我們確實做夢了。同樣,不是說眼睛沒看見,我們的眼睛確實看見了它的存在,但它卻是不存在的。

比如,將一塊布分解成毛線、毛線分解成羊毛、羊毛分解成微塵、微塵分解成更小的微塵,再分解下去,最小的微塵是什麼呢?所謂最小的微塵是指在微觀世界中不能再分的粒子。為什麼不能再分呢?如果要它成立就不能再分;如果無須成立它,要看透它究竟是什麼,就要分到底。再分下去,連最小的微塵也不能成立。最後,這塊布就消失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山河大地,包括人體等所有的物質,都是可以這樣分解的,分解到最後都會消失的。這是我們佛教的理論,量子物理還沒有達到此境界。

3、從果的角度去觀察,抉擇不滅。這種推理的邏輯叫作“破有無生因”。“因”是“邏輯”的別名,是指推理和抉擇的工具。透過此“因”去觀察,可以破“有無生”。何為“有無生”呢?比如,播下稻種之後可以發出稻芽,那麼,稻種是產生了原“有”的稻芽,還是產生了從“無”中生有的稻芽呢?這叫做“有”、“無”。我們要思維在稻芽發出的時候,是已經存在的稻芽產生出來呢,還是以前不存在的稻芽現在產生出來了?也就是觀察果的本體在果沒有誕生之前是有還是無?不是說誕生之後的有無,而是說誕生之前的有無。

如果說果誕生之前是“有”,就是自生,一般人都不這樣認為,實際上這也是不可能的。常人以為在果誕生之前它是不存在的,因緣和合後它就存在了。也就是說,在果誕生之前,因法存在的時候,果法是不存在的,是“無”。如果這樣,因又是如何讓果產生的呢?比如說,如果有樹木的存在,斧頭、鋸子才可以去砍它、鋸它;如果沒有樹木的話,拿斧頭、鋸子去砍什麼、鋸什麼呢?因為樹木不存在,這些工具就沒有辦法起作用。在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因絕對沒有辦法讓果產生,果也無法看到因的存在,只是在因緣聚合之時果就出現了,因緣和合就是這樣的。

很多人以為,農民種莊稼的時候只有因沒有果。正因為沒有果才要種莊稼,如果已經有了果,為什麼還要種地呢?農民就無須種地了。正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軟娘馴渣夫

軟娘馴渣夫

丟丟
遊戲 完結 43萬字
楊森林

楊森林

吻火
遊戲 完結 3萬字
造化神塔

造化神塔

津股巡覽
遊戲 完結 116萬字
情人節快樂

情人節快樂

淘氣
遊戲 完結 10萬字
總裁的歡喜冤家

總裁的歡喜冤家

指點迷津
遊戲 完結 5萬字
田亮自傳:最亮的十米

田亮自傳:最亮的十米

生在秋天
遊戲 完結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