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王偃六年二月(公元前242年)。
秦國 咸陽。
王翦率領大軍成功撤回關中,在其退回關中以後,秦王政重賞了王翦,將他的爵位提升三級,其麾下的將領每人晉爵兩級,普通士兵晉爵一級。
犒賞完畢以後,秦王政在宮中設宴,為王翦等人酬功。
宴會上歌舞昇平,秦王政端起酒杯向王翦敬酒,說道:“將軍此次出征,雖未能全功而返,但也大大震懾了五國。寡人之大業,還需將軍多多助力。”
王翦忙跪地謝恩。酒過三巡,秦王政忽問王翦:“將軍以為,下一次出兵當攻何處最為妥當?”
王翦沉思片刻後答曰:“臣以為,我國當休養生息,等到明年春天整軍再戰,屆時先滅亡巴充兩國全取巴蜀之地,然後聯合齊魏共伐趙國。”
秦王政微微點頭稱善。
經過這幾年的折騰,秦國雖然收復了不少失地,但自身的損失也不小。
丟了上郡自不必說,河西那邊又損兵數萬,加上先前在巴蜀、黔中的幾次戰鬥,秦國已經是元氣大傷,短時間內無力再戰。
此時,一旁的王綰站出進言:“王上,臣以為,可一邊備戰巴蜀,另一邊派使者前往各國遊說離間,使趙國外交上處於孤立局面,如此我們下次出兵對付趙國就輕鬆的多了 。”
秦王政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愛卿此計甚好,就依愛卿所言。”
宴會直至深夜才散,眾臣散去後,秦王政獨自站在宮殿之中,望著夜空喃喃自語:“天下終將盡歸寡人之手。”
而後轉身緩緩走向內殿,只留下一片寂靜的夜色籠罩著王宮。
呂不韋的府邸。
在呂不韋那寬闊而典雅的堂前,正端坐著一名年輕男子。他頭戴一頂精緻的冠冕,冠上鑲嵌著璀璨奪目的寶石,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腰間懸掛著一柄鋒利無比的寶劍,劍柄鑲金嵌玉,劍鞘上則刻有精美的花紋,彰顯出其主人身份的不凡。
這名年輕人身著一襲素雅的長袍,袍袖寬大,隨風輕輕飄動,彷彿與周圍的空氣融為一體。長袍的質地柔軟光滑,上面繡著細密的紋路,圖案精美絕倫,給人一種高貴典雅之感。再看他的下巴處,蓄著一小撮山羊鬍須,這鬍鬚修剪得整齊有序,恰到好處地增添了幾分儒雅之氣,使得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儒士。
“茅焦先生!”呂不韋向茅焦拱手見禮,一臉謙虛的請教道:“我知道您是大才,不然像大王那麼傲氣的人,也不會拜您做老師,所以這次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您。”
茅焦拱手還禮:“丞相若有問題,但講無妨。”
呂不韋輕咳一聲說道:“如今秦欲伐趙,然趙國亦非易與之輩,且各國虎視眈眈,雖有離間之計,但變數仍多,君可有良策?”
茅焦手撫鬍鬚,沉吟片刻後道:“丞相,趙國雖強,但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就拿燕國來說,在燕地就有不少流落民間的權貴試圖復國,這些人可堪利用。
丞相可暗中虔人前往燕國,讓這些權貴蟄伏待命,只要時機一到,這些人打出光復燕國的旗號,必定能驅逐趙軍,光復燕國。
趙國若失去了燕地,就會變成一隻拔了牙的老虎,將不再是我大秦的對手。”
呂不韋眼睛一亮,“此計甚妙,只是燕地貴族大多數都已經歸附田秀,其餘一些不願意歸附的也都被田秀遷回了國內分散安置,我們還能在燕國找到心懷故國之人嗎?”
茅焦微微一笑,“丞相放心,只要我們想找,總歸是能找得到的。燕國800年,總不至於一個忠臣都沒有。”
呂不韋聽到此處,不由長嘆一口氣。
茅焦連忙問道:“不知丞相何故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