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第1/2頁)
李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戰國末期到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讓人遺憾的是,中國古代的冶煉一直都是領先世界的,當時後來的鐵器卻被大大不如國外了,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差了。
這個事情就非常古怪了,就好像在中國古代的冶煉史上突然空出了一塊,那一塊就是鐵器。
人類最早用的鐵器,取材於外星隕石,隕石含鐵量很高,能達到9085,其他成分主要是鎳和鈷。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鐵在人類歷史上具有一些很神聖的地位。
第7卷 宇宙的聚變和裂變
埃及人將鐵叫做&ldo;天石&rdo;,在古希臘文中,鐵則被稱為星星。
在埃及第五王朝至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經文中,也記述了金字塔中許多神像的寶座是用鐵製成的。
在當時,鐵絕對比黃金要珍貴得多,也神秘得多。
不僅僅是在地球上,就是在宇宙中,鐵元素也是一種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是一個臨界點,是元素裂變和聚變的臨界點。
鐵原子在元素中處於一種非常獨特的地位。在元素中,鐵的原子質量相當於它的核子數是最小的,所以在元素週期表中,比鐵輕的元素會聚變釋放能量,比鐵重的則會裂變放出能量。
只有在鐵原子的時候,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在它變化的時候,既釋放能量,也會吸收能量,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在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是恆星,恆星利用核聚變將輕元素轉化為重元素。在這個過程中,將會從原子質量從輕到重開始聚變,聚變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光和熱,
伴隨著聚變中原子質量的增加,聚變反應會越來越少,一直到鐵原子的出現。
我們看到的太陽,就是這樣一個不斷釋放出光和熱的恆星。
在鐵原子出現後,恆星就滅亡了,當它的核心變成鐵後,便會塌縮成中子星或黑洞。
重元素的裂變則是和聚變正好相反,它會在裂變中放出能量,也是從重元素漸漸過度到輕元素,元素越重,放出能量越多,一直到鐵元素時達到平衡‐‐
注釋:
原子為組成元素的最小單元。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組成。
核子(nucleon)是質子、反質子、中子和反中子的總稱,是組成原子核的粒子。它由夸克和膠子組成,屬於重子。
中子星,又名波霎,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簡而言之,即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恆星和黑洞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
黑洞為一個只允許外部物質和輻射進入而不允許物質和輻射從中逃離的邊界即 視界(eventhorizon)所規定的時空區域。
第7卷 古代最大的鐵器
由於天然存在的鐵在地球上很稀少,易氧化生鏽,加上它的熔點高達1812k,就使得它很難熔煉。
中國古代關於鐵鑄品的記載很少,中國古代掌握制鐵技術,大約是在春秋末年以後,戰國期間已逐漸成熟。
但是遺憾的是,我們一直沒有看到一些可以和青銅時代媲美的精美鐵製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了。
很難想像,曾經擁有了那麼強大的青銅澆築技術的古代,竟沒有留下多少件鐵器。
好多人也在懷疑,是不是古代的鐵器都在時光流逝中鏽死了呢?
這很有可能。
鐵生鏽其實是鐵和氧氣以及水發生的化學反應。鐵在潮濕空氣中,會漸漸變色,生成一種紅褐色的物質,這就是鐵鏽,其實就是鐵盒氧氣和誰的多種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