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孟姜女哭長城 (第1/2頁)
愛吃餛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孫皇后沒有再說什麼,自己都能想明白的事情,陛下又怎會不知? 只是自欺欺人的裝作不知罷了! 趙磊遙指著遠處如城樓的地方。 【那個上面的就是長城上面的烽火臺了,它不是敵樓。 不過我們現在的看到的只是一個遺址,原來的它像個碉堡一樣是專門用來傳達軍事訊息。】 這個他們熟啊。 “你們說,當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會不會就是在長城上面點燃的呢?” “應該不會吧!” “嘿嘿,那可說不一定。” 【萬里長城被稱之為古代世界上最偉大,最有智慧的軍事防禦工程。 其實呢,我們的老祖宗之所以修建這個長城,並不是為了攔住人,而是為了攔截騎兵入關。】 “就說嘛,原來是這樣呀!” “也對,攔人不行,戰馬倒是可以的。” 所有不明的百姓此時都恍然大悟。 人可以爬牆,但馬又不行。 他們雖說是在中原腹地,但對於關外的騎兵他們還是聽說過的。 兇悍無比,那專門供騎兵用的戰馬與中原的戰馬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 甚至,朝廷還時常有與外族交換戰馬。 而常年生活在邊關的百姓們,更是無比清楚的知道草原上的騎兵有多麼的強悍。 畢竟他們時常深受其害。 大漢。 衛青府上! 他抬手輕拍著一匹高大健碩,出汗如血馬都背上。 “要不要出來跑兩圈?” 這匹馬就是鼎鼎大名的汗血寶馬,是當年衛青攻打匈奴時,途經天山遇到的一匹小馬駒。(其實我也不知道衛青的汗血寶馬是怎麼來的,有誰知道的,可以留言探討一下。) 那匹馬好似聽懂了一般,仰天長嘶一聲。 衛青滿意極了,解開韁繩,翻身意氣風發的跨坐在馬背上。 待衛青坐好,那馬跨過欄杆,馱著衛青向森林深處奔去。 如脫韁了般,肆意的在森林之中穿梭奔跑。 【在中華的古代南北衝突,他的本質上就是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之間的衝突。 不過呢,長城實際上的作用是攔截了百姓和商隊。 這樣中原國家就可以對草原部落實施貿易壟斷和經濟封鎖。 在沒有長城之前,民間的百姓通關,商人之間的南北買賣互通有無。 很多草原人沒有帶有的必要物資,百姓們為了賺錢會私自買賣流通到北方去。 但有了長城之後,那些私自走私的商販被打擊,草原部落想要買東西就只能跟當時的中原王朝官方買賣。 例如:一斤鹽換一匹馬,你換不換。 不換的話,你就沒有鹽吃。 想要入侵中原,那我們的生意先不先別做了。 主動權,定價權都在我們這裡。 那些有智慧的中原帝王,透過這個經濟手段在無形當中牽制了草原部落。 這就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好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啊!” 劉徹正為攻打匈奴頭疼不已,如今聽到這個計策,那還得了,也不管有沒有人在當場就激動不已。 “愛卿們,你們說說我們是否也可以用這個計策呢?” 對於自家陛下想一出是一出,他們已經習慣。 大臣們仔細的斟酌了一下,才回答道:“回陛下,可以用,但是效果應當不大。” 劉徹甩動著龍袍轉身,看著他們。 “說說……” “陛下也知道 食鹽在我們如今的大漢也屬於稀缺之物,恐怕還不能用來貿易。” 劉徹點點頭,這人說的倒也是實話。 “罷了,倒是朕太著急了些。” 看來還是隻能打仗了! 這邊的劉徹心急不已。 而天幕之中,趙磊講的口乾舌燥,拿起水喝了一口,才又繼續說道: 【而北方部落,他們想要對抗長城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集結,也就是聯合北方的各族部落一起進攻中原。 於是兩邊的規模就越來越大,長城也跟著越修越長。 而今天的長城,它不再需要扛起我們和平的重擔,但是這裡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勤勞的智慧。 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中華民族精神的符號。】 這一座長城承載了多少朝代以來無奈的辛酸和守護國土的決心。 雖然現在它退休了,可依舊屹立在中原大地。 “真好啊!” 大秦的百姓現在才算是理解了自家皇帝的用心良苦。 原本趙國的首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