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一切全憑皇上決斷 (第2/4頁)
發呆也挺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財,很大部分都能歸朱辰所有。
這讓朱辰就無比愜意。
還能有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事嗎?
尤其是高弘圖現在的御史身份,根本不可能禍害底層的百姓。
這就讓朱辰更滿意了。
既然打工仔想要努力幹活為自己賺錢,朱辰也不能吝嗇。
就在前幾天,高弘圖已經順利改任浙江道監察御史了。
這種騷操作讓朝堂上下很多人都表示有些看不懂了。
畢竟前段時間高弘圖氣勢洶洶,似乎抱著一副不將孫傳庭拉下馬決不罷休的架勢,甚至不惜和朱辰對著幹。
很多人都準備好花生和瓜子準備看戲了。
可是沒想到,高弘圖一轉頭就徹底偃旗息鼓了,似乎將自己的使命忘了個一乾二淨。
緊接著,高弘圖更是轉任了浙江道的巡查御史。
雖然高弘圖的品級沒有提升。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浙江道的巡查御史可比陝西道的巡查御史油水要豐厚多了。
也不知道高弘圖是搭上了誰?
只是這些人就算想破腦袋,也沒敢朝朱辰的身上想。
畢竟在歷史上,皇帝賣官鬻爵的,那可都是臭名昭著,怎麼洗都洗不白。
這幾天,錢謙益的大明日報的影響力越發的大了。
在刊載了那篇徐光啟和番薯的文章之後,錢謙益選擇了暫時低調。
反正朱辰沒有新的指示,錢謙益就暫時只刊載塘報內容,儘量不再去撩撥那些朝堂諸公的緊張神經。
不過大明日報在民間一時間大受歡迎。
畢竟在這之前,只有和官府走的比較近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塘報。
普通人,就算學識再淵博,也只能道聽途說。
而大明日報的發行,可以說是將朝廷的很多事情都公之於眾了。
這讓很多沒關係,但是卻熱衷國家大事的人一時間是趨之若鶩。
大明朝的文人一向熱衷於高談闊論。
以前的資訊渠道少,所以大多隻談些文章辭賦和花邊新聞一類。
現在大明日報的發現,讓這些人可以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逼格一下子似乎也提高了很多。
就在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良好氛圍中。
一份八百里加急奏摺送進了內閣。
黃立極只是掃了一眼奏摺的內容,就嚇的吧嗒一聲就奏摺掉在了地上。
這讓其他三位內閣輔臣施風來,張瑞圖,李國普一時間也是詫異莫名。
黃立極為官多年,什麼事能將黃立極嚇成這樣?
施風來連忙撿起了奏摺。
這一看,讓施風來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
奏摺是秦王府的郡王朱存機上的,狀告陝西總督孫傳庭上門威逼,氣死了秦王朱存樞。秦王妃寧氏也因此上吊自盡。。。
幾名內閣輔臣一時間是面面相覷。
孫傳庭處置失當,讓陝西民亂加劇的事情還沒定論,這怎麼轉頭就逼死了秦王和秦王妃。
秦王一脈是太祖朱元璋的血脈,和現在的皇上早已非常疏遠。
可是再怎麼說,也畢竟是皇室貴胄。
孫傳庭這膽子也太大了吧。
“諸位怎麼看?”
黃立極最近在很多事情上很少表態,基本上朱辰說什麼就是什麼。
所以黃立極得了個外號叫泥胎首輔。
可是這件事情上,黃立極也是頭疼無比。
黃立極很想置身事外。
可是出了這麼大的事,黃立極作為內閣首輔,怎麼都躲不掉。
而讓黃立極最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