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有話要說:鐵道兵部隊下屬十幾個師團,7、80年代逐步改編為鐵道部工程局,軍轉民。你們有時候看路邊「中鐵xx局承建」的工地,前身就是鐵道兵,屬於「工程技術兵種」,簡稱「工兵」,工兵部隊還有其他兵種。
人物需要生活細節填充,女主不是光憑跑步就能長大的,我也不可能只寫跑步不寫別的。她還有家庭,家裡會有很多瑣事。如果只想看跑步,可以自己腦補拿了世錦賽冠軍奧運冠軍就行了,不用看文。
之前看有人說,看文的樂趣就在於你知道主角是會成功的,但不知道這個中間過程,讀者期待的就是這個「過程」,但我總覺得很多人只想看「結果」。體育競技文字身限制,「結果」只有兩種,而其實基本上只有一種,就是「獲勝」,很少極少有反套路的「努力了但沒有獲勝還是個失敗者」的文(電影倒是有)。
第57章
獎金不多,但有比沒有好,她不嫌棄。
不管是職業運動員或是業餘運動員都要每年註冊,一般都是在戶籍地註冊,將來參加比賽也就是代表該市,往上是代表該省。允許雙註冊,大學生運動員可以代表戶籍地和入學高校,解放軍運動員可以代表戶籍地和解放軍,參加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田徑錦標賽按照三方協議商量所代表的的隊伍。
代表資格協議期限為2至9年,約滿再續。她跟八一隊簽的協議只到她年滿16周歲當天,因為未成年,還需要監護人田亮簽字同意;16歲之後再簽另一份協議,當時口頭約定會簽最長年限9年。
16周歲為界限是法律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要求,年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可以依靠自己收入維持生活的,被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自己簽協議。
她的訓練計劃表以「月」為單位,到16周歲還有13個月,到2005年2月開始的當年賽季還有15個月。
時間很緊張。
2004年,6月,馬來西亞,怡保。
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asian junior athletics 插pionships)由亞洲田徑協會主辦,今年是第十一屆。
中國隊派出了男子18人女子20人的隊伍,另有領隊、教練、隊醫、翻譯等十幾人,
亞青賽年齡限制在20歲以下,中國運動員年齡最大的是1985年2月出生的男子100米黃霖,年齡最小的是1988年11月出生的女子100米田薇薇。
她並不是本次比賽年齡最小的運動員,年齡最小的運動員是伊朗男子跳高沙賈德,1991年8月出生,還不到13歲。女運動員裡年齡最小的是印度尼西亞的英達,剛到13歲,也跑100米。
賽程持續4天,6月12日到15日,一個國家每個專案只可報名二人,大概是為了避免前三名都被同一個國家包攬,至少在亞洲範圍來說,中國要說自己只有第二的水平,沒有其他國家敢說自己是亞洲第一體育強國。
女子100米兩名運動員是渝城王文珊、皖省廬州田薇薇,女子200米兩名運動員是贛省都昌陶玉佳、滬城李麗蓓,4人組成了4x100米接力隊,提前三個月在帝都訓練。
王文珊、陶玉佳、李麗蓓都是高中生,田薇薇是初三畢業生,學習緊任務重。
集訓不在八一隊,是體總下面的青少年體育處下屬的訓練基地,在帝都郊外,幾十名少年運動員集中住宿訓練,全日制訓練。
好在四中已經提前學完了所有課本內容,初三下學期主要都是複習。複習麼,要點就是多做題,帶了課本和習題集,週日不訓練,全都用來做題。
為了讓接力隊隊員培養默契,訓練基地安排4x100米接力隊的女孩入住兩個相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