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3/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豐州,情況與幽州有些類似,而且兵力更加強盛、更加貧窮苦寒,突厥人更沒有理由前來攻擊。因為他們現在缺的不是一場戰爭的勝利,而是目的明確的要去掠奪資源與財富。
一頓排除法預測下來,薛紹認為,一但突厥南下侵襲,目的地只有兩個——河北的雲州和朔州。
朔州和代州形同一體,如同幷州大都督府的兩扇大門,同時也是大唐的北方國門。一但這兩個州被攻破,突厥人就能長驅直入的殺到河北腹地大肆劫掠,甚至威脅到大唐的北都。
上次裴行儉北伐之時,朔代二州就曾是戰爭的主戰場。當時,薛紹與朔州都督程務挺、雲州都督李文諫並肩作戰,共御突厥。薛紹使了一手黑虎掏心奇襲黑沙,從而逼退突厥大軍並且一戰成名。
現在李文諫仍舊坐鎮雲州,但是最令突厥人忌憚的程務挺,已經被調回帝都執掌御林兵馬。
如此再一推算,朔代二州最有可能被突厥人選定為,開春之後南下侵略的突破口!!
思及此處,薛紹馬上想到一個人。
——薛仁貴!
這位年屆七旬的老將軍復出之後,接過了程務挺身上的擔子,坐鎮朔代鎮守北方國門。
受傷後的野獸更加兇殘,至從上次黃花堆一役戰敗之後,突厥人鷙伏蓄勢已久。一但捲土重來,勢必給朔代二州帶來一場空前強大的戰爭風暴。
薛紹沒理由質疑大唐戰神薛仁貴的能力,但又不得不替他捏一把冷汗——畢竟是七十高齡了,行軍打仗既是重體力又是重腦力活兒,這位老人家久疏戰陣,身邊還沒有特別得力的助手,他能扛得過來嗎?
大唐的北部邊防長達千里,呈一線串聯之勢。一但在某一個點上出現缺口必將形成一場災難,其他的點守得再好也是白搭。之前突厥人孤軍深入洗劫河隴牧馬監,就是前車之鑑!
薛紹正琢磨得有些頭疼,郭元振與薛楚玉按例一同前來彙報一些軍事。
薛紹說道:“楚玉兄弟來得正好。我有一事,正待與你商議。”
“那我是不是該回避?”郭元振笑嘻嘻的道。
“你少廢話。”薛紹板了板臉,說道:“有件事情我們心裡都有數,一但嚴寒褪去,突厥人就會南下入侵。方才我參照軍事地圖比對了良久,心中計較,突厥人很有可能選擇朔代二州做為突破口,意圖入侵河北。”
二將同時精神一凜,薛楚玉道:“巧了!末將與郭將軍,適才正準備向少帥求教此事。我二人私下商議,也認為突厥人很有可能進攻朔代二州!”
郭元振也不再嬉笑,正色道:“突厥南下入侵,向來都會選擇兩個時段,一是中原農忙的春耕之時,二是九月鷹飛秋收之後。上次黃花堆一役之後,突厥人退回大漠休養生息整頓內部,已逾數月。想來他們也早已憋足了力氣,就等著開春一戰了。現在保守估計,突厥叛軍至少控弦三十萬。如此龐大的兵力,比前兩次的叛亂兵力都要雄厚得多。而且阿史那骨篤祿與阿史德元珍這兩人,也遠比奉職和伏念更加厲害,然其野心也更加龐大。透過這段時間的內部整頓,我們有必要最大程度的相信骨篤祿與元珍已經統一了草原各部的兵權並加強了他們的權威。這樣一來,他們最大的短處就得到了彌補……一但捲土重來,勢必更加兇猛!”
一席話說得薛楚玉的臉色變得十分嚴峻,他道:“年前我曾收到我家長兄的一封家信,說朝廷已有預料突厥人會在開春之後南侵,因此頻頻調兵譴將增援河北邊防。長兄薛訥就被調往代州充任司馬,輔佐老父。可是朝廷再一次遷都回西京,兵力因此捉荊見肘。河北邊鎮目前面臨一個防線過長、兵力寡少的不利局面。一但突厥大舉南侵,我擔心老父和兄長在朔代二州,支撐不住!”
“我要跟二位說的,就是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