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第2/2頁)
[蘇聯]巴格拉米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所周知,基輔築壘地域還是a&iddot;r&iddot;亞基爾任軍區司令員的三十年代構築的。當時就認為基輔作為大的行政和政治中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決定在其近接近地建立築壘體系。各鋼筋混凝土永備發射點基本上構築在一條線上。應該指出,築壘地域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就已經過時了,也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各永備發射點中不能儲藏足夠數量的彈藥,各發射點之間沒有地下通訊線路,通風裝置很差。無論是永備發射點還是在防禦縱深,都沒有防坦克和防步兵障礙物。
由於在新國界構築了築壘地域,所以1940年所有這些設施都已棄置不用,裝備也已拆除。
只是在戰爭開始後,邊境交戰明顯失利,我們才開始讓築壘地域進入戰鬥準備。所有永備發射點重新裝備了機槍,在一些發射點還設定了小口徑火炮。基輔人對此項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
透過這次出差,我對基輔築壘地域有了十分明確的印象。從守備部隊的裝備和穩定性來看,它沒有很大的價值,但畢竟有很大的力量。令人高興的是,築壘地域首長看到了防禦中的弱點,並採取一切措施來提高防禦穩定性。更令人高興的是軍隊的高昂士氣。儘管前線總的情況不妙,但指戰員們沒有絲毫沮喪的情緒。和我們交談過的所有人都懷著一種感情,這種感情由第205號永備發射點警備長恰當地表達出來了。他指著本發射點的工事構築和裝備說:&ldo;這就是我們的家!&rdo;沉默了一會,他又補充了一句:&ldo;我們誓不離開它。因為後面就是基輔!&rdo;為保衛基輔流盡最後一滴血‐‐築壘地域的所有軍人就是帶著這一信念準備參加即將到來的交戰的。
我們走遍了築壘地域最重要的南地境,決定不再返回斯維亞託希諾,而經基輔直奔布羅瓦雷,深夜才到達。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