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收活豬 (第2/2頁)
村口王翠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最好的“學習作弊器”嗎?
但也就想了那麼一下,畢竟家裡的事兒忙不完。
這一整天,在司四郎和林氏的幫助下,庫存的豬油全做成了雲朵膏。
程若安從裡面取了零頭出來,留在空間裡以後送人什麼的。
涼了整數一共一千八百罐在後院的生產車間裡。
晚上吃飯時,她又問了邵陽明天繼續收豬油的事。
“這周圍的村鎮的豬油都收完了,你還要得多我只能去隔壁縣收了。”邵陽說完看了程若彤一眼。
程若彤接過話來,“我和你姐夫去隔壁縣收牛乳的時候,遇到有個村子裡活豬還挺多。
因為那村子裡沒屠戶,也沒銷路往外賣,所以很多豬都一直養著,養得都有些老了。
你只要豬板油人家不一定會賣,整豬要嗎?”
這話給程若安問懵了,筷子都停下來了。
“其實收整豬來煉豬油也不是不行,會比豬板油直接熬油麻煩一些……”程若安一邊說一邊思考著。
古代的養豬技術落後,家豬經常還不如野豬那麼膘肥體壯的。
程若安轉頭看向邵陽:“如果是活豬的話,姐夫,要不你看能收到野豬嗎?”
邵陽:“不建議你用野豬煉油,野豬的價格要比村子裡那些自己養的豬貴上好幾倍。”
“額。”程若安哽住,“倒是忘了這茬了。”
無論古今,越是有錢的人越喜歡吃野味。
而且大夏這個架空朝代不知道為什麼,劁豬的技術一直不算太成熟,家豬的腥臊味和野豬差不了多少。
有錢的人家自然是願意吃野豬肉好過家豬肉了。
劁豬,就是閹割豬豬的小手術。
原本?劁豬是從商代?就開始了,在西漢時期就流傳開來,到了唐宋時期已經比較成熟了。
大夏所處在的這個時空,和原本的歷史分支是從隋之後開始的。
原本的隋之後是唐朝,但在大夏這個時空的隋之後,一個叫黔的朝代,沒有唐,也沒有五代十國。
直接從黔就到了大夏。
她和司少珩推斷,他們所處的這個大夏,應該是和歷史上的南宋差不多時間段的。
但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宋朝該有的東西,大夏都沒有。
程若安思來想去,可能還是需要從空間的書房裡找找有沒有《養豬指南》、《母豬的產後護理》之類的書。
畢竟不管怎麼收去外面收豬板油,還是收整豬,那成本都沒有自己開個養豬場來得低。
按照趙東家和郭夫人帶貨的本事,程若安覺得開個養豬場直接供應豬油完全沒問題。
但眼下還是要先去收隔壁縣那個村子裡的豬。
程若安託大,安排了下工作:“明天還是勞煩姐夫去那個村子收下豬,四弟你跟著去搭把手吧,四弟妹留在這兒等訊息就行。”
說完轉頭看著程若彤,“大姐,等豬收回來了,我再教你一道吃食,瘦肉煉不出多少油,不如做成零嘴兒,豐富下你的點心作坊的品類。”
程若彤聽得那叫一個驚喜萬分,連聲應好。
“那我明兒也跟著你姐夫去幫你收豬,正好明兒我不用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