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跟特斯拉的合資對韓皓來說,屬於戰略步驟是必然之舉,實際上也是雙贏結局。
但深諳中國國情的韓首富也明白,在國家大力支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背景下,特斯拉想要順利入華建廠怕是不會一路坦途。
扶持國產造車新勢力,力圖在新能源領域有所作為,有關部門必然不會放任已經長成巨獸的特斯拉隨意來到滿是新苗的菜園裡折騰。
果不其然,合資公司的申請資料遞交上去後就卡住,對新能源汽車合資專案這樣的新事物,國家政策方面需要研究再研究。
研究的時間長短,沒有載也得打個八折,特斯拉想要順利落地必然要歷經一代國產新能源車型研發成功後才能考慮。
這點早在韓皓預期之內,所以他對引狼入室一說並不在意,反倒是興高采烈的馬斯克剛離開中國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特斯拉入華的訊息給那些造車新勢力們打起了雞血,他們紛紛招兵買馬擴大規模,力爭在國產特斯拉落地前推出自己的產品,引發了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這對中華集團來說影響並不大,反倒是那些二三線的國產汽車品牌人才有了新去處,成為造車新勢力名副其實的硬體專家。
特斯拉合資新聞在洶湧澎湃的網路時代只是一朵小浪花,很快就被大牛市的焦點所覆蓋。
自2014年中期啟動,一直延續到2015年的股市大繁榮,指數一路突破5000點心理大關,讓整個中國社會都浮躁起來,人人化身股神,讓人不禁喊出了a股破萬點的口號。
在這波牛市中,韓首富透過輾轉騰挪調配資產配置,成功瘦身並擁有更多的實業投資藍圖,大跨步朝著工業40的目標奔去。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高樓塌。
大牛市急速轉熊猶如黃粱一夢般將許多中國股神打落凡間,也席捲了數以萬億計的金融資產灰飛煙滅。
市場不相信眼淚,中國股民們再一次集體交了學費。
而韓皓也因此導致旗下公司市值銳減,在2015年走下了全球首富的寶座,回到老四位置目送比爾蓋茨再次登頂。
身家縮水,但股市套現的資金都演化為各種創業公司的種子落地,韓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風投家。
至於中華集團也因為韓皓的戰略收縮,自斷一臂放棄了中東地區市場,從全球汽車銷量第一位置跌落到第三,但依舊保持著第一集團行列。
首富位置丟了,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也沒了,這讓許多國外媒體對韓皓乃至中華集團都產生了如下疑問。
「中國汽車是不是曇花一現?」
作為在全球範圍內最具有影響力的中國產品,中華集團生產的汽車已經足跡遍及全世界大大小小角落,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著中國工業形象。
便宜耐用並極具科技感,成為了中華汽車的固定標籤,同時也擺脫了中國貨價廉低劣的刻板印象。
現在中華集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許多人的心,甚至還讓公司員工們心思浮動。
「我們的新員工數量跟去年相比增加了17,我們的研發資金投入跟去年相比增長了30,我們新建和改造的生產線數量跟去年相比提高了60,這說明我們的企業依舊在不斷壯大。
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的新專利申請數量同比增長了22,我們的新車型落地數量同比提升了40,我們的新車落地研發週期縮短了11,這些資料表明中華集團依舊處於高速增長期。」
年末,韓皓當著公司全體員工的面做了一次總結報告,詳細描繪了中華集團的現狀。
「我們的現有儲備資金足以維持36個月以上公司運轉,我們的單車利潤同比上升了8,我們的銀行授信總金額超過1萬億人民幣。